实验二: 独立按键移植小板实验

实验器材

1:共阴单片机(大板)和共阳单片机(小板)

2:电脑、keil软件、烧录软件。


一、单片机的使用:

使用小板独立按键和数码管部分,实现功能如下:每按一次按键,小板上的数字加一,逢十进一。

连接好单片机,且用keil进行编程,用宏晶科技进行烧录,程序烧录完成后,即可实现此功能。

通过大板的源程序移植到小板上,需要我们对小板的电路图进行分析。

数码管部分:段选信号为共阳,所以置1为高电平,段不亮,置0为低电平,段亮。位选信号与大板不同(大板使用3-8译码器),而小板位选信号直接接到了STC的端口上,从高位至低位依次为P2.0-P2.3,置低电平时,位被选中。

独立按键我们选择P3.2口

二、程序修改及调试

1、数码管定义显示部分

定义位选信号:LSA\LSB\LSC\LSD四个端口,用来显示数码管的1-4位。

定义段选信号:共阳极,0为段亮,1为段不亮,且由a到dp依次为低位到高位。

U8 number为初始时的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即初始数码管显示0000

选用P3.2接口的独立按键

2、延时函数

3、动态数码管显示部分

当LSA/LSB/LSC/LSD分别置0位时,才会显示。

并且消隐函数要全都置位为1,否则无法实现消隐。

4、主体函数部分

三、实验效果

四、反思与总结

1.调试过程(使用了哪些调试工具,如何使用的):

使用keil进行调试,通过撰写程序—rebuild—形成.Hex文件—使用宏晶进行烧录—完成实验

2.出现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①共阳共阴问题。

如果没有分析电路图的话,很容易将大板上共阴的数码管原搬照抄过来,使得一开始现实的时候正好反向。

所以要将原先消隐代码0x00变为0xff。

完成消隐

3.编程经验的积累与心得体会:

①编代码前一定要看电路图的连接。

大板和小板的电路图连接是不一样的。大板在位选的时候是用3-8译码器,而小板则直接通过端口进行位选。同时大板和小板的数码管分共阴和共阳之分,小板共阳,大板共阴,所以在进行段选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注意电路图的连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