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一个颇为尴尬的年龄,大学毕业三年,如果读书更早,可能有4-5年的工作经历,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好像习得了一些社会职场经验,仿佛又没有。过去我们踏着初升燥热的日光迈入早8点的课时,那时我们豪言壮志,世界那么大,我们一定会在某个光鲜亮丽的角落实现我们的梦想,如今,我们谈的是什么?是职场中郁郁不得志,是想说走就走但却囊中羞涩的烦恼,是疫情下每天的新动态。。。最近好朋友跟我说起这么一句话,我们越来越不敢想,越来越陷于日日鸡毛蒜皮的事件和自己的情绪里。
25岁,我到底在做什么呢?未来的我,回过来看现在的我自己,是否会后悔?我活成了我想要的模样了吗?每天996,工资不见长代办却排到了明年,每天蓬头垢面不再满怀热情早起化妆,早午晚三杯咖啡续命。如果按照以往主人公分享的路径来看,此刻我可能已经做了个重大的决定,辞职然后奔赴自己的热爱,也许我已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其实不然,这个年龄,虽然仍旧激情四溢,心中愤愤不平,但3年的社会经验让我对现实有了更深的思考,以及对物质的一定需求让我不能决然做出这个决定。
我选择冷静的方式是和家人倾诉,找到心中知道能够给予你支持和建设性建议的人,向它求助,我找了我做心理咨询师的表姐,她教了我这么一套非常管用的方法。也想在这里分享给同样迷茫甚至很想冲动做出某个决定的你。再想想,再想想。
对你即将做出决定的这一件事,分别列出10项好处,10项坏处。为什么是10项?3项行不行?实在列不出来了,不行的,一定要列出10项,列到三项的理由,可能是你此刻马上能想到的,以及深有体会的,列到第5项,你开始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而不是靠情绪带动笔尖,列到了第8项,可能你走到了思考的极限,你感觉再也找不到别的理由了。别急,再想想,写到第10项,那个就是你最深层,你都不曾发现的需求,最根本的理由。
我对我现在并不满意的工作也进行了这样一个10项罗列,我列到了第5项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已经开始动摇,我写下来的:上升瓶颈、工作压力、没有突破。。。。。这些是什么?内观自己,反而最大的原因不是公司,而是自我的局限。我真的了解这个公司了吗?如果我辞职了,下一步是做什么?去找另一家公司?我在做的是什么?通过换环境来愉悦自己?一直期待着更好福利的,更好发展机会的公司,却不努力在现在的工作上深耕。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团队的不负责任。
也许让我难受的是当时的情绪,孤立无援,越挣扎越下陷的情绪,越低沉,越不想寻求外援,想着通过改变环境就能让自己不再面对这样的情绪。此刻的我是情绪的奴隶,我受它牵制摆布。如果想要从中成长,必须识别这种情绪,和情绪安住,了解情绪想要的是什么?感觉此刻的感受,是难过的?是失望的?勇于作出有效的改变,找个人聊聊,或者切换工作,先做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给自己更大的自信和力量去面对它!
我逐渐意识到,这个是我的模式,如果不去面对和跨过去,只有一有机会,这个情绪怪兽就一定会再次悄悄现身,奴役我。
许久没写作了,最近的一次写作仿佛是在高考前夕,这次的分享我现在都还觉得很简单,没有深度和逻辑,想到哪写到哪,还带有说教般的口吻,我并不指望能真的能给大家帮助,可能只是我重新进行写作,直面自己内心,和自己对话的第一个开始,只要有了第一个开始,我仿佛才能放下此刻的焦虑,拾回我的信心和勇气。我也会在闲暇时多思考,怎么能自助同时也能利他。
落笔已经0:02了,全世界晚安吧,愿同样迷茫的25岁也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