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新华社播发长篇纪实通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全面回顾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全过程。作为基层党员,更应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把稳“政策”航向。“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立足新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坚持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稳健的政策环境,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找准自身优势,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改革开放来化解各种矛盾与挑战,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稳定“疫情”防线。“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较为突出,既有疫情造成的短期困难,也有长期性、结构性问题,还受到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等外部影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扛牢疫情防控责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步步为营巩固防控成果,围绕“精准”二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把稳“民生”引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面对大未有之变局,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好民生兜底工作,逐步补齐民生短板,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推动民生与经济同频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广大党员要锚定奋斗目标,把握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开创二十大新征程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