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来自于《论语》的为政篇。
一般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知道,点击可见)
这个解释,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能够接触到的一种解释,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解释
在这个解释中,这里的“三十而立”中的“立”指的是能“自立于世”,这是很多人都认可的一个解释,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是否缺了点什么呢?
南怀瑾先生所作的《论语别裁》对这段话有了新的解释,在上面百度知道的答案中有所引用。看到这段话我非常的意外,因为我的想法竟与南怀瑾先生不谋而合,暗自窃喜暂且不论,我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其中的“学”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不应该只是学习而已。而应该更倾向于一种学问,或者说一种观点,一种学说更为确切,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很明显,“立志学习”跟“自立于世”似乎是两件事,而这句话将其摆在这个位置,又分明是表明,这两句话有前后的关系。
如果将这里的“学”理解为学说、观点,似乎就说得通了:十五立志确立一种学说,三十的时候这种学说终于被孔子给立起来了。但是这一步说通并不是终点,后面是否还可以继续说通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十而不惑——一般我们知道,某种学说创立之初其往往存在着各种漏洞,思虑不周,以至于某些情况下无法自圆其说。就像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之初,也存在很多无法用他的学说解释的情况,比如,雄孔雀的尾巴——雄孔雀的尾巴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这在原始版本的《物种起源》中是不合理的。但是随后,达尔文学说的追随者在达尔文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才终于完善了整个生物学的演化理论。
那么,这句话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某种学说被创立之后的十年里,各种漏洞被逐渐弥补,理论逐渐完善。这样一来,似乎这一句也说的通了。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呢?天命,似乎有着某种玄之又玄的味道,在中国古代的哲学理念中,天命并不是上天的命令,反而更倾向于命运,而天,与道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是某种时候是可以等同的。道是一切的本源,命运又往往又与规则有关,而规则又跟观点学说相联系。
其实说了这么多玄之又玄的空泛概念,无法是想说一点,所谓的天命,其实就是更多的学说和观点。孔子所处的年代,是著名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学说思想竞相涌现,固然孔子能够创立学说,同时期的列位大家同样也可以,就我们所熟知的,除儒家之外还有法家,墨家,道家等多种学说,并且这些学说各有其观点,难分对错。四十岁的孔子在创立学说之后逐渐将学说完善,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恐怕也见不得他人的学说传世吧,尽管我们相信孔子他老人家的心胸是会开阔的,但是圣人在成为圣人之前,也是作为一个人而存活于世的,身为人的他,也会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同,而不是反对。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境界也随之提升,更重要的是心态逐渐走向平和,之前看不惯的某些事情也逐渐软化了态度,不再尖锐和顽固,开始以一种接受的心态来面对众多学说并立的情况。
《周易.系辞上传》: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周易》上说,大道有五十条那么多,刨除不用的那一条,就连用的也有四十九条那么多——当然,这完全可能是个虚数,只是泛指大道并不只有一条,甚至有可能数量众多,这在古文中非常常见,三六九之类的数字很多都是虚数而非实指——以此来喻指当时世间并立的学说,这些学说也都是“大道”,而非“歪门邪道”。
我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当初有没有这么想过——认为别的学说都是歪门邪道——我只是谈一下自己的推测。
接下来就是下一句——六十而耳顺——有了上面的底子其实这一句已经很容易理解了,六十岁的孔子越发的平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越发趋向于全面和客观,而减少了片面与主观,这也为之后的七十奠定了基础。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之前打下的基础,这个时候的孔子不仅看问题态度更加平和并且客观,角度也更加全面,对“大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长期接触“大道”也让他把这种东西深深的刻进本能之中,因此才可以几做到从心所欲,而又能够不逾矩。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孔子用十五年的时间来创立学说,十年来完善,而完善之后孔子本人却仍旧没有停滞,依然勤思不辍,而这个时候孔子的视角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自身,而是向着更高的境界去探索,用三十年的时间让自己的精神思想与大道相合,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这其中又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首先是有志,人生在世,若无志向,便缺少方向,若无方向指引,其前途堪忧,虽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贵在矢志不渝。
其次便是不自满,屈原在《离骚》中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孔子自打立志于学,便是长达数十年的不断追索,不管是“而立”还是“不惑”,都没能让孔子停下追索的脚步,直到最后能够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至高境界。这与其不自满有着深刻的关系。
再次,孔子这段话向我们展示了,某种存在,自诞生到发展到极致所呈现的各阶段的态势,以及事物所发展的规律,让我们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世界中,能够以此为鉴,来辨别事物的发展状况,帮助我们做出当下的判断。
最后,我想说,这篇文章中所有的推论均属个人臆测,没有任何的实际考证,可信度堪忧,诸君请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