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写作的最后记忆停留在高考,隐约还记得文笔流畅的感觉(至少写作时是畅快的)。直到现在才知道,那种流畅是思考的结果,是思想的流露。在后来停止写作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给自己贴的标签是:“打着理性的幌子,干着感性的勾当”,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想要变得更加理性的渴望,但苦于没有正确的方法论,一直在女性感性的漩涡里磕碰。用“磕碰”来描述一点也不过分,因为我认为女人天生的“感性”后天更应补足理性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毕竟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刻都处于一个社群,一个团队,工作、生活、成长都不可能脱离出来,尤其是在与重要的人(家人、伙伴)沟通的时候能够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当我学习了财富自由专栏,认知发生了转变:写作体现思考质量,想要言之有物必须立即开始践行。写作着实是一个从感性变得理性的很好的实践路径。当自己负面情绪当道,与家人的相处不顺畅时,尝试坐下来对自己的情绪做个全面的书面梳理,梳理完毕,情绪已经释放,同时还厘清了自己产生这些原因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分别发挥了多少作用,主要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解决。我认为,有能力将虚无飘渺的感情落实在踏踏实实的方法论上,是我在自己成长路上获得的最大的褒奖,也成为了我不断践行写作的一大刚需。其他促使我践行写作的刚需还有:1.看到自己进步成长的轨迹,看到自己对以前相同的问题有没有更深入的思考;2.利用写作的方式践行“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以促使深层次的思考;3.用输出倒逼输入,增加有效阅读。
为了更加有效的践行自己的写作计划,我加入了“不写就出局”写作社群。因为曾经在《逻辑思维》里学习到:学校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供知识,而在于提供了外界的约束和强制,这也许是学校的教育形式几千年来不可替代的原因。同时,为锻炼写作这个技能赋予一个时间:长期。所以主动加入一个好的约束环境,才是更高效率提升自我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社群里互动互助,不抛弃,不放弃的共同成长模式,发挥1+1>2的社群作用,希望为我的“长期”赋予一个“成长率”,来缩短“长期”。
即使是具备了出众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但是无法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演讲,写作)进行输出,最终还是比不上那些“实际上不如你的人”。输出的内容也有技巧,就是: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呢?考虑我的文章的受众面,对自己的写作内容定位:以给予孩子高效陪伴为主题,暂且把这个系统的理念定位为“平等人格的言传身教”。关于践行写作涉及的内容可以是:1.对学习的每篇专栏用小文章的形式来评论;2.对陪伴孩子成长的点滴编成小故事,内容以孩子的心理成长为主;3.对相关理论体系书籍阅读学习后的感悟。
在这之前从没赋予写作如此重大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流失了两辈子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时间。不多说了,剩下的就是:写,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