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审美,叫爸爸的审美。
上图正好完美体现了这样特殊的审美。我一直觉得可能大多数的人爸爸,都是有些”直男“审美的,但是又不想用”直男“去称呼爸爸。感觉有些不太适合他们。父亲们经历了漫长的小半生,阅历和沉淀都比我们丰富的多,”直男“只是当下年轻人用来调侃不懂得女生小心思的男性,并不适合爸爸们。姑且叫它”老派的审美“吧。
其实没想过,爸爸会成为我写作的角色,因为他太好啦,不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优秀本秀!)他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平和但是却有力量。
爸爸是个很传统的人,加上曾经当兵的经历,从小对我的教育都比较“霸道”化。在他眼里,只有男生的运动发型(原谅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发型,自行想象吧),才是最适合我的,干净利落,也不影响平时的上课学习,不用像别的小姑娘还要花心思在整理发型上,节约时间,在他眼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平时的衣物就更重要了。由于小时候比较淘的原因,我衣柜常年以来都是暗色调为主,当然“搭配师”是我爸,美其名曰是耐穿,实际上就是他很怕我毁了一些浅色调的衣物,那也是一种浪费。所以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童年的记忆,都会出现一个“老气横秋的自己”,时常感叹道,成长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那些变化的时刻,有的人在遗忘,而有的人在深刻。
到现在,我依旧看不懂我爸,他不会说很亲密的话,但是他的付出一点一滴都变成家的味道。小时候我妈工作忙,大部分时间都和我爸在一起,我有时候在想妈妈快点回家,我就能有精致一点的生活了,因为我爸的审美即使在2018年的今天,在我看来依旧是一门玄学,我看不懂,他却沉迷其中。
距离其实真的会产生美的,至少会有一点朦胧美。上了大学以后,离家的日子久了,装在心里的世界也多了。放假回家也是朋友同学的日程,现在想想,和爸爸相处的时间真的在一点点被我遗忘。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心心念念要粉色衣物的女孩已经把粉色这样过于鲜亮的色彩,拉进了黑名单,但是爸爸却一直记得,那个女孩我一直还差她一个粉色的礼物。这样的情绪说不清是什么造成的,但是当你想起来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失落。
我很少和爸爸聊一些感情的事,因为这样的问题大多数是父亲是不感兴趣的,当然也会因为这样的事,被他说教,我也是不感兴趣的。这样的默契我们都心照不宣的保持着。直到几个月前一次回家,偶然间和我爸在看一个相亲节目,主持人在舞台上妙语生花的解释父母怎么看待子女另一半的问题,本来安静的爸爸突然对我说了一句:是啊,我姑娘凭什么就和你走了,我肯定也是会有很多想法的。
第一次有一种恍惚感,我爸突然觉得女儿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就长大了,而他显然要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突然感觉心酸,这个问题对爸爸们来讲是很残酷的,他是很想要陪伴你一生的,可是最终你依旧会走向另一个方向,而且很可能这个方向还不如他,光是想想就很难过了。他明白他参与了你人生中精彩的一段时光,可是你最终也要学习着自己书写人生的方向,爸爸们学会了从中“毕业”,我们也学会了从中“成长“。他放开了牵你的手,可是陪伴不曾走远。
很喜欢的一句话“我坚持不懈地犯错和挑衅,他坚持不懈地批评我,然后照单全收。”这是很多父女的日常,爸爸们包揽了我们的任性,我们在爸爸们的安全感里任意妄为。
但是最终我们都会成长,体验到不同时期的滋味,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也许会有遗忘,但是深刻也同样动人。
而且爸爸你知道吗,就算再怎么霸道,也还是我的超级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