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随笔。
人生的每场际遇,大概就是命中注定的。我们遇见了一些人,改变了一些事。
——前言
皓月当空,还差几分未满。月光洒向清凉的小院,照在已将成熟的枣儿、石榴树上,虫儿鸣蛐儿叫,一片祥和。前屋、后屋的灯都还亮着。再过几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前屋里传出“沙沙”的磨玉声,还差最后一步,这件耗时三年,倾注了梁亦清一生心血和信仰的作品就要完成了!
节前交付,是三年前立下的契约。快了,快了!也算是对得起”玉器梁“世世代代的美誉了!等了三年的发妻幼儿也能松口气了,还有整日陪在身边辛苦劳作的徒儿韩子奇。
说好中秋节那天去颐和园、上万寿山、游昆明湖呢!还要照全家福照片!让旁人羡慕这个虽不富裕,但女儿俊俏、师徒情如父子,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后屋里,发妻幼女早已准备好了新衣,只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那时的北京还叫北平。
玉器行业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几经繁华,几经衰落。
到了民国初期,北京的玉器宝石行业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琢磨玉石的作坊,名声响亮的大有人在。
而那时的奇珍斋,名气甚微,只开了一个小小的铺子。前面两间作为门面作坊,后面两间就是全家居住的地方了。除了生意往来的人,一般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普通住家的。
其实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不仅是一位琢玉高手,还识玉,且因材施料,每每化腐朽为神奇。
可惜的是,梁亦清虽手艺高强,但生性木讷不善言词又没有文化,无力应付生意场上的交际和争斗,所以足不出户只会埋头干活。
而他做出来的产品,供应各家古玩玉器商铺,更是通过汇远斋的蒲老板远销海外,都卖了好价钱,他却只从订户手里收取预订的价钱。任凭被人靠他的手艺赚钱,他也不抱怨,安分做活,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而这个汇远斋的蒲老板,不是别人,可以说梁亦清的遗憾也是因为他送来的一件宝物而起,因遗憾含恨而死。而奇珍斋的暂时消亡和后来的名满京城,也和这位老奸巨猾的蒲老板有着重要的关系。
梁亦清年过四十,没有儿子,信奉手艺人向来”传男不传女“,所以没有把琢玉的本领教给女儿。妻子白氏仍然期待真主能赐给她一个儿子,好继承奇珍斋,把玉器梁的手艺传承下去。
他们一家,是笃信真主的穆斯林。
那时的韩子奇跟着一位老者准备前去往阿拉伯圣地麦加。那是所有穆斯林的信仰。
或许同是穆斯林,身上留着同样的血,又或许是第一次看到当时的少年韩子奇那双清亮聪慧的眼睛,认定了那是“有能耐的眼睛。”就像这般年纪时跟父亲学艺,父亲对他说过的话,“凭着这双眼,不用教,光瞧着就会了!”
他心里一动,大概是认定了他是对的人。
又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韩子奇初见梁亦清的玉雕作品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精致的玉碗,作出赔偿的承诺,主动要求留了下来。
梁亦清收了他生平第一个徒弟,也是最后一个。韩子奇将作为“玉器梁”的手艺继承人,将来为奇珍斋发扬广大。
老者叹息着,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圣地的道路,朝着自己的信仰坚定的走去。
而少年韩子奇,留在了北京城。
只是为了赔偿一只玉碗吗?是,或许又不是。大概这才是他真正的信仰吧!
而后的三年,梁亦清一家待他视如己出,而韩子奇也如儿子般,孝顺实干。日子虽过的不算富裕,也算是踏实温暖。
如果没有那艘宝船,这依然是勤勤恳恳安分踏实的一家人,但天不随人愿。
梁亦清接了汇远斋蒲老板的单子,为西洋人用玉石雕出一副画。这画画的是郑和七下西洋,郑和的宝船在海面上迎着风浪行驶的画面。就是要用这玉石雕出这波澜壮阔的画面。
这活难度大,工程量巨大,时间定的是三年,中秋佳节前交货。
眼看着作品完成,只差最后一步,梁亦清却因为常年辛苦劳作,一个不留神损坏了即将完工的作品!
震惊,恐惧,悔恨,遗憾!
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梁亦清一口鲜血喷在了那雪白的宝船上!带着未尽事宜的遗憾永远的离开了!撇下了一家孤儿寡母,慌乱伤心!
说好的过几天中秋节去颐和园、上万寿山、游昆明湖呢!还有全家福照片要拍呢!最重要的是代表他毕生心血的宝船,和对他人的承诺,都还未兑现!
体弱多病的发妻怎么办?未出阁的女儿怎么办?未长大的幼女怎办?当年改变信仰执着于跟随你的还未出师的孤儿徒弟怎么办?
梁亦清再也无力想到这些了,都变成了他的遗憾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去了。
梁亦清当年接下为西洋人雕刻宝船的单子,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让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更希望能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知道能做出这样精湛的作品的手艺人还是一个回回一个穆斯林!
梁亦清虽是一个木讷的没有什么大本事的手艺人,但他却是一个有情义有原则有信仰的人。
当年,他艰难持家,也只能温饱。当少年韩子奇跟随老者到来,他积极安排食宿,还为他们筹备路费。老者拒绝了。
去圣地麦加是作为一个穆斯林一生最大的向往。而他要为全家的生计奔劳,为承担父亲临终前的嘱咐,继承”玉器梁“家世代相传的手艺。
他不会去,但老者去了,就如同带着他的信仰一同去了!
那时候的韩子奇失手打了一只玉碗,这可不是小事。梁亦清见过的玉器宝石多了去了,可总归他只是一个手艺人,东西不是他的。一来,手艺人视自己的作品为生命,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作品没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手艺人最难过的事情。二来,辛苦钱没了,还得陪人家的璞玉钱。可梁亦清不但没有责备少年韩子奇,还安慰他没关系,东西毁了可以重做。
可见他的心胸,他的度量。
蒲老板带着西洋人的画找上梁亦清的时候,虽然说了很多恭维的话,但不难看出,这事非梁亦清不可!他的兢兢业业,手艺高强是早就为人所知和认可的了。
只可惜,他日夜不敢怠慢的作品还是在最后关头毁了!最可惜的是,他为此含恨而死!一代琢玉高人就这样去了,留下一家老小伤心和旁人的叹惜。
往后这梁家、这奇珍斋的境遇又将如何呢?
老者曾说,穆斯林视钱财为浮云。钱财不过是浮云,是粪土,是凡夫俗子恋恋不舍的累身之物。
而梁亦清便是为宝船所累而死。劳苦一生终究什么都带不走,如果来日方长,你还可以作出更过的作品。可梁亦清毕竟是一个执着的手艺人,他对这件宝船倾注了太多的意义——这代表着这他作为穆斯林、作为手艺人的尊严和信仰,他倾注了所有的情感!东西不成等于要了他的命!
我们作为普通人,有快乐,有心酸,有无奈,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太过于执着某一件事,或许过的会很累。虽然,人生的归属是死去,我们如果看透了,这生活大概就没什么意思了。何不在这走向归属的路上,做一个简单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呢。人生不是非要有什么信仰或执着于某件事,但如果有,快乐会更多些吧。
人生的每场际遇,大概就是命中注定的。我们遇见了一些人,改变了一些事。其实则什么都没改变过。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