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赴饭局,和两位朋友本科毕业后首次联络见面。
整场聊天就像是接受另一个形态的世界撞击,回来陷入思考。
其中一位男性朋友在类似国企的单位上班,做着一份让父母脸上有光彩的工。
“光彩”本身是多么虚无和荒诞的名词,背后真实生存状况是什么?是长期待在上海郊区工作,是住在单位安排的双人间里毫无私密空间,领着微薄的薪水,重复着无聊的机械动作。
询问他为什么不早点换工作,可以挣扎这么久,回答:和父母吵了近一年,他们不同意。评价工作本身毫无意义,只是“他们不同意”就默认了一个残酷的前提:生活的主动权,根本不在你手里。
始终难以置信原生家庭对个体生活选择有这么巨大的牵制力,以至人居然可以被迫对没有兴趣的工作做出巨大妥协,承受漫长且枯燥的重复,进行精神麻醉式的自我安慰。
即便是桩个案,却像一桶冷水把人淋得彻头彻尾。工作里所接触到的消费者人群画像,仿佛是时代群体里最亮眼部分的缩影,标榜个性、挥霍自我、敢想敢做……标签化地,展现着最生动的面相。然而,真实的、下沉的生活状况里,仍有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在复制进行:被父母意志胁迫,被传统观念绑架,被亲戚想法束缚……
独立人格意味着什么?是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力量,在自我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活出本性。
BE YOURSELF
简单的道理,想来也是一生的艰难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