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今年七十三岁,身体还硬朗,人也倔强得很,不让子女养,自己养自己,通过打理果园,每年能卖几千斤沙糖桔。
大姨年轻时就很能干。姨丈老实巴交,沉默寡言,做生意脑瓜不灵光,愿留在家里种地,大姨则自己将家里种的蔬菜、甘蔗、杨桃、菠萝蜜、龙眼、荔枝等拉到镇上或市里卖。就是这样,大姨和姨丈凭着自己的努力,盖了楼房,也养大了表哥表姐三个孩子。
如今,大姨已老,姨丈身体不太好,干不了活。但大姨一直坚持下地干活,干不了重活就干轻的,总之不让自己闲着着,平时除了生日、生病,需要儿女管管,其他的,都是她自个忙自个的。
当然,有时忙时,她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等人也会过来帮忙,比如买树苗、肥料、修枝、收果等等。
说到收果,以前是一到收果的季节,就会有很多商人过来收,价位不一,时高时低,有时一天一个价,有时一天几个价。一般来说,给这些商人收,有8毛一元每斤;有时也会给二道贩,有一元出头;另外,可以自己拿到市场上销掉,能去到三元多一点。
这些,都是家里儿女们帮她弄,钱还是给她。不过,说实在的,作为整个销售链的果农,能拿到的钱真的不多。这还是在好的收成的情况下。
好在,大姨一向不计较钱多钱少,只要有收入就成。而且,入冬以来,在产量跟往年差不多的情况下,她的收入还多了两三成,却是通过其他方式的。
不得不说,在互联网时代,农民总算能从中分一杯羹,实在是件开心的事。尤其像大姨这种老农民,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