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期,“美国通”山本五十六在美日处于战争的边缘时,他全力反对和美国的战争,认为日本毫无胜算。但是在无法改变军部决定的情况下,他制定了先发制人的计划,希望为日本赢得6到12月的时间。他制订的偷袭珍珠港计划成功,也因此死于美军斩首计划,没有看到战争的结局。
山本五十六对美国的了解来自对美国的实地调查,他看到了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他的计划是建立在日本在战争初期占据优势,美国不愿意过多牺牲而和日本谈和的基础上。二战的结局证明山本对美国的判断是错误的。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
二战之后,英国人类学家约翰·高乐根据他在二战前后在美国生活的多年经历,写了这本书,其书名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本书的原名叫做《The American People》(美国人),是一本从国民性来分析美国的著作。同样实地考察,山本看到的是美国的硬实力,高乐看到的是美国的软实力。正是因为美国国民性中的对战争的理解和价值观,使得美国一定要和日本战斗到底。
这本中文译名《国家的品格》的书虽然已经写成半个多世纪了,里面对美国社会的描述和今天美国社会的情况已经有了不少偏差,但其核心观点中的绝大多数依然准确。
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彼此了解与有效合作是防止发生战争的唯一保障,这种彼此相互了解必须以接受我们之间的不相同的特性以及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为基础。
美国的富饶和强大从根本上不是来自它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不是来自它的历史机遇和地理优势,而是来自它的国民性。
美国的教育系统的责任首先是使生活在美国的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来源,统统印上美国特色,其次才是灌输和传递知识统。这种移民的传统使得美国人虽然在人类学定义上不能算一个民族,但在精神世界上则牢牢地维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美国民族”,经过上百年的过程,随着美国内部的同化,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书中提出一个观点:美国的国民性有很大的“女性化”特征。从国民性上一来由妇女承担起建立美国良心的任务,让社会不至于过度物欲横流;二来使得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对权力保持着警惕。
由于家庭中父亲地位不显,美国人在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对权力的恐惧,加上当年美国正是因为反对大英帝国的强权而独立的,故而在美国人教育中一直强调对权力的监督,使得美国人普遍地对权力保持着警惕,也使得美国不存在威权统治和独裁的土壤。与其说美式民主是靠制度保障,不如说依靠的是国民性中对权力的警惕性。这也是复制美式民主往往不能成功的原因。
重视青春是美国的国民性之一。美国青少年社交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性需求或者感情需求,而是为了追求成功。成功不是成绩突出,而是全面发展或者有专长,这一点完美地体现在大学招生上。青少年自身则关心自己的受欢迎程度,这种受欢迎是体现在交际活动上,所以美国的年轻人更看重友谊而不是性爱。为了实现这一点,美国人更具有进取心和自信心。
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的一点,是人人面带微笑,无论在哪里,陌生人见面都会相互微笑甚至问候,这不是虚伪,而是在人人平等和追求成功的国民性驱使下的友爱的表现,虽然不必当真,但还是会让人感到温暖。
美国人一生所追求的是成功,但成功在美国是没有统一的定义的,各个职业都有其成功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没有顶端,他们永远有不停的追求。
美国人不存钱,一是因为无钱可存。他们的钱已经用在房贷、车贷、退休金、各种保险、子女抚养和前妻抚养上,如果他们还有多余的钱,就买更多的退休金和寿险。二是挣多少钱代表着他们的价值,而存多少钱则和他们的价值及社会地位无关,所以他们没有存钱的动力。
美国人对政治的态度是冷漠和消极的,在作者看来,这是对美国民主真正的威胁。作者认为,在这种冷漠和消极的基础上,如果从事政治生涯的美国人的才智素质再降低些,就有可能导致国家瓦解,或者国家被一批自命为优秀分子的“社会工程师”所操纵。过去半个世纪,这种情况虽然没有出现,但美国人对政治的冷漠和消极依旧,美国政坛的普遍素质下滑,也确实存在着作者所说的“社会工程师”的隐患。
正是因为这种以自由精神、独立思想为基石的清教徒国民性和传统,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国家。这种国民性还包括对生活的真诚和热爱,对逻辑和科学的尊重,理性客观的思维,对异端开放的心胸,好奇心以及不断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