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视为某种叙事结构,那么,这个叙事结构背后就会呈现出许多同质化的东西,比如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结构;比如说,通过叙事产生出的某种共同的氛围;比如说,某些事物之间意想不到的联系。
噢,我在说的,就是双十一和苹果发布会。
在使用Macbook的过程中,我无意中使用了分屏功能,把双十一和苹果发布会的相关资料,放在了一个平面上。左边是苹果WWDC的描述,右边是双十一的文章,突然一个激灵,某种相似的叙事结构,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抽离了出来。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通常人们都把它称为「开脑洞」。
一家之言,不求正确,但求有所启发。
背后都有一个堪称××的leader和演讲者
苹果背后的乔布斯,和双十一背后阿里巴巴的马云,在各自的领域,都属于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除开身世和创业过程不谈,他们在涉及到产品(项目)发布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天才演讲和说服能力,都呈现出了「现实扭曲力场」的特质。比如乔布斯在第一届iPhone发布会上的表现,比如马云历次出场站台的演讲稿,都是教科书般的存在,都在用最朴素的例子和最朴素的语言来描述复杂事物,但是却不流于简单。
都提供了某种宗教式的体验
我说的是「苹果教」和「买买买」。
每次那个重要的时点来临之前,不管你是不是「苹果教」,抑或会不会参与「买买买」,都会被一种激动的情绪裹挟着,忍不住要参与到分享和讨论中去:一边熟练地用各种方式调侃着即将到来的「重大」事件(比如,要不要交「苹果税」),一边收拾好了心情期待着那一刻的来临。在这个过程中,「观看」本身变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行为,不管是在「观看」开始时间,抑或是「观看」打开的直播窗口,背后的期待抑或是不屑一顾,都呈现出了消费宗教纯净的特质——「爱」或者「不爱」。
为此需要支付真金白银的宗教税
苹果税 vs 支付宝(为什么辣么心痛。。。)
都呈现为固定的表现形式
自从乔布斯回归之后,大部分的手机发布就只剩下了一种表现形式——苹果式的Keynote;而双十一的主会场、分会场模式,基本上也奠定了大型网络销售集中式活动的样板房。不同的人和公司,都在反复用相似的手段和方式,主观或者客观地向他们致敬,「念我真名者,即得庇护,阿门。」
早期都不被人看好
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Nokia在第一代iPhone发布后,出于竞争研究的目的买了一些,每个Nokia的员工都可以去申请试用,但是,最终只有故事发布者一个人申请了一台,其他员工从高层开始都对iPhone不屑一顾。另一个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来自早期双十一和某百货高管的沟通过程,「不就是在网上开大型促销活动么」, 「有啥好关心的」,「最终沦为清尾货」。
初期一直都有one more thing
「one more thing」是整个叙事结构中的高潮部分,初期的苹果发布会一直都有这个传统,而且每一次这部分的发布,都是最让人尖叫的部分,比如iPhone,比如iPad;事实上,直到去年之前,双十一也一直都呈现出这个传统,远的不说,就说前年的天猫国际和去年的双十一晚会,包括早年的「上塔(聚石塔)」等等都是传播上集中的爆发点。
然后有一天又失去了one more thing
这个就不多说了吧,原本的绚烂,总有一点会归于平静,突破性的创新和进展毕竟很难持续性地出现。当苹果的发布会所有的保密信息都在会前被一览无余,当双十一的数字不再辣么耀眼的飞升,这一天早晚都会来的。
都创造了历史
苹果发布会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而双十一则是「零售上网」的集大成者。在苹果发布iPhone之前,尽管Nokia、黑莓都认为自己做的也是智能手机,但是,在发布之后,世界上就只剩下了一种智能手机,全屏幕、多点触控、主要用途是上网……「零售上网」突破了人货场的三重边界,用永远在线的场景代替了场所,用无限货架代替了有限货架,用人和人的链接代替了人和货的链接,所有这些突破,以及突破所需的技术能力,都在双十一这一天总爆发,并一次次刷新极限。
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追了上来
那么,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吗?
人了解世界的时候,都是先问who & where,慢慢学会问why,当对答案不满足的时候就开始问how,所以,knowhow才是人对世界的回答。谢谢关注Knowhow_Ho,何夕一言堂,这是我对世界的回答,一家之言,不求正确,但求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