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简短的一句话解释什么叫做战略,我会把它概括为:最重要的一件事。这里面体现了关于战略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重要性和精简性
这里不得不赞叹下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其实关于战略的一切就体现在这两个字里。
战略,战争的谋略,没错,它来自战争。那战争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战争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自古以来,东西战场,战争有各种各样的赢法,也有各种各样的输法,但唯一没有的就是套路。所谓天时地利与人和,一场战争的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有外有内,有可控有不可控。第二,战争面临不确定性。因为战争是面向未来和未知的,所以战前关于战争的一切规划,路线和假设都只能基于历史经验和到现在为止的所有认知。人类可以通过智慧和思想把复杂性因素的各种不确定性降低,但不可能降为确定性。
然后再来看谋略二字。我查了一些关于谋的字典解释,设法求得,通俗一点就是出主意。我更倾向于把这个词当做一个动词来看,谋的关键在于设法,求得是谋的目的。“设法”这个词很明显带有一种思考的意义。在这之后加上带有目的性的限制,把谋与普通思考区别了开来,即谋是一种带有意义和目的性的思考。然后到了最精彩的一个字:略。略,省略,做减法的意思。站在战争复杂性的对立面,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是化繁为简。
在这样把字面都拆开之后,战略的定义就比较好解释了。在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带有目的性的思考,化繁为简,得到最终最核心重要的事物手段。那个我们最后找到的那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战略。
战略被大量运用在商业中,商业的复杂性堪比古时战场,所以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应用也很容易理解。然而一定不是每个你听到的“战略”是真的战略。战略的最终核心在于取舍,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却是很难的。
在现代的盈利性商业环境中,所有最根本的商业目标都在于不断的增长,企业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围绕这个根本目标开展的。由于很难做出附加值为0的加法,所以看似所有的行为都会有合理性的存在。然而战略思维的根本性是看似与企业终极目标相悖的减法思维,更接近于成本思维而不是销售思维。这种相悖性,往往使人难以下手,即使很多浸淫商场多年的老手,也不见得能把好这道关。
之所以说战略思维的根本性看似与企业的终极增长相悖,因为那只是一个暂时性的差异,最终战略思维一定是企业终极增长目标的重要助力器,而把两者逐渐拉进的,是时间。战略思维的要求就是将增长这个目标拉到一个更加长远的环境中去考量,做出真正正确的选择。时间是矛盾而复杂的,它赐予我们思考的机会,却同时增加了思考的复杂性。它是横在企业和个人面前的一个终极障碍也是平等的机会。它带来的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原本就困难的减法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当你做完决定后,没有人知道正确与否。最终能验证的只有伴随着你的全力以赴的时间。而同时,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等验证结果为否的时候,往往为时晚矣。
鉴于人类的认知始终无法突破时间,所以不要把战略想成一种接近永恒的事。战略思维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反复打磨。时间带来了我们无法突破的认知障碍,所以在做战略思维时,我们只能把增长目标放到一定的时间深度中去考量。时间的流逝会解答一部分外界不确定性的同时其实带来了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动态不确定的状态下,战略一定需要保持灵活性。但是,灵活度不是越高越好,当转向成本大于试错成本时,其实整体企业的终极增长目标就会收到损伤。所谓谋定而后动,强调谋更多一些。时间当然也会奖赏那些能够踏入时间长流更深的勇者。很多时候当战略效果开始浮现时,大多数追随者是赶都赶不上的。
从思维力的角度,战略思维是一种非常高层次的思维。首先,这是一种克服人性本能的思维。在整个个体自身的生存过程和环境中,我们经历的大多是发散和成长的思维。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成长史,存在于个体的附属物都是越来越多,比如记忆,财富,经验等等。企业寻求增长,连我们居住的太阳系都还在不断膨胀。但是战略的精华在于舍,这完全是一种负向的行为。第二,它面临着极大的复杂性,目前也只有人类的智慧能稍解一二。第三,它面向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在机器学习和号称人工智能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仍不确定机器能否通过对于过去的学习和拟合去找到未来的确定性。
那么是不是只有高层次的人才需要这种高层次的思维?答案是否定的。战略既然从复杂的战争而来,帮助我们解读复杂性和不确定的事物,那么符合这些特性的事物其实都可以用到战略思维。你说婚姻复杂不复杂?个人职业发展呢?养育孩子呢?理财投资呢?这些对我们个人极为重要的事情,其实想想和一个企业谋求发展是不是很像?那为什么不让你的战略思维也开始培养和开动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