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悲剧

生存悲剧

一张电影票36块钱,一本诗集36块钱。众所周知,一般人都会选择前者,极少人会选择后者。追一部电视剧需要两天,看完一本诗集需要两天。众所周知,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少数人会选择后者。然而,两种选择产生的效果又各自如何呢。。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吐槽电影电视剧,不如在影视拍好之前多读点诗吧。

几千年来,很多诗人用一生写完的诗集,装订成册,不过几十块钱,要全部读完,也用不了几天。读一首诗只需要几分钟,一本诗集随时可以翻开。值得读的又那么多,可以随便选。

看看一些诗集的价格: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40                                                《杨牧诗选(1956-2013)》34.5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我的世纪,我的野兽》36                    《木心诗选》35.4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36                                                       《北岛作品精选》22.3

《卡瓦菲斯诗集》35颜梅玖诗集                                          《大海一再后退》17.8

米沃什诗集《第二空间》15.9                                               《陶渊明诗集》22.4

纪伯伦诗文集《先知·沙与沫》21                                          《李太白全集》67.6

《雷平阳诗选》23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53.4

洛夫自选集《雨想说的》25                                                    《山谷诗集注》59.8

《海子诗全集》56.9                                                                 《王维诗选》21

《痖弦诗集》35.4                                                                      黄景仁《两当轩集》42.3

来对比一下菜单

可见,一道菜与一本诗集基本可以等价了。哪一样更奢侈呢?物价上涨,好像诗集都没怎么涨。这似乎也改变不了民以食为天的本能,选择吃比选择读更爽,但是别忘了,诗集里面没有地沟油,也不存在长胖的威胁。性价比更高。

一部苹果手机平均可以换200本诗集,几乎可以买到现有的历代诗总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3本,全唐诗25本,全宋诗72本,全宋词5本,金元诗选1本,金元明清词选1本,明诗综3本,明诗选1本,清诗选1本,清诗别裁集2本,十八家诗抄27本,近代诗钞3本……)。一千个人的苹果手机基本可以建一个诗歌库,包括几十万本历代诗总集和古今诗人的别集。如果设成一个地区的诗集阅读馆,获益的远远不止一千个人。

低级趣味的需求容易让人苟且,正是有那么多人对食物、衣物、用器的需求,才致使一大群人离乡背井在流水线上日夜操劳,在仓库搬砖,在酒店饭馆卑躬屈膝。物欲横流导致经济在物质上发酵,人被物质捆绑,整体的物欲膨胀致使物质量化,也使得物质质变。有施必有受,有受必有施,最终相互倾轧。如果大家愿意把钱投入到其它方面,比如诗书画乐舞、艺术之类,至少能解救一拨流水线上累死累活的人吧。况且,满大街的服装店、餐饮店占了城市不少土地,除了节假日,平常去的人也没有多少。一到节假日,各种广告、播音竞价,简直吵翻天。而书店一个一个倒闭,找个安静的去处都没有了。想想清明上河图上的宋代都市,那样的繁华热闹,应该是另一种境界。诗是全人类的,诗的直接来源诗人更不该被饿死。当然,跟物质不一样,不买,诗也会生产。只是,为什么而消费,不仅是买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那些生产者的生活质量。

每个人都有内心最虚弱的一部分。有些人可能因为总是被误解被冷落;有些人可能是因为不满足而产生的缺失感;有些人可能是因为蝇营狗苟的焦虑和心累;有些人可能因为虚无而无所寄托、无可信任。这些虚弱都源自于无可逃避的弱点,被他人的看法捆绑;被自私与欲望捆绑;被名与利捆绑;被不切实际的想法捆绑。虽无可逃避,但还是要与之对抗。在对抗之前,先了解一下它的难度系数。

为什么总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为什么总是害怕被否定被孤立?不少人在被人责难和冷遇之时并不回击,却在过后黯然神伤,也有当面反驳了,过后还在喊冤叫屈的。说到底,都是没有独立意识,没有公正的自我评价,所以要依赖他人的态度来确定自己。然而别人的评价本来就跟自己无关,它取决于一个人的目的或胸襟,为评价一个人而评价一个人,自然更公正,为了别的目的而评价一个人绝不单纯,事实上,很少有人没事去正儿八经地评价一个人,别人是什么样子的接触久了心里有数,不会直接说出来。因此,多数时候评价一个人不仅有目的,还有一种以自己为核心的标准,即别人对自己如何。另外,心胸开阔的人对人评价相对来说高一点,心胸狭隘的人评价会更低。能听到的种种都是偏离实际的,更要命的还有,人跟人之间不了解,也没想过去理解,态度就摆在那里了。人总需要被认可,偏偏现在的环境更容易让人群之间相互竞争,不管是学校还是工作单位,人都被训练的一样了,也难相互赏识。不一样涉及的又是不同的待遇,没法和平共处。人言依旧可谓,但说话做事零思考的人何其多,一个人怕是难以解决、难以逃离的。

为什么总不满足?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想要的都没有?不满足的人在他人看来实际是幸福的,因为总能够有求必应,总是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恰恰是因为得到太容易,习以为常,这类人反而不容易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产生感情,也不容易对向自己给予的人产生感激。外物的诱惑太多,这类人感受不到获得一样东西的阻碍,什么都想要。在拥有很多东西之后,感觉不到自己对它的付出,也感觉不到它区别于同类事物的价值,没法通过物质来自我认证,所以又会觉得自己总是处在缺失的状态。这是源自天生的优越和幸运,过于顺利反而让人迷失,这个时候可以想想去为他人做点事情。

为什么世事如此艰难?为什么总是心好累?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在各种背景、关系、起点不同的条件下,普通人想取得别人眼中的成功的确很难。尤其是选择范围特别小的地区,各种剥削压榨,对人的践踏和摧残更是赤裸裸的。人跟人之间的金钱交易,相互利用,已经不存在单纯的赏识和宽大为怀的成人之美,这种社会风气逐渐把人训练成精致的利己主义,人情翻覆薄如纸,名与利是实实在在的肥肉。人都会急切地去抢自己想要的,努力去达到一个标准,强迫自己去做并不喜欢做的事,甚至做不该做的事,自然会虐到自己。对比20年前,还不是以经济为中心的时候,人还有理想还能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撇开名利,有几个人一直是为大众的为未来的,是的确成就了,而不是成功的?生活降低为生存,生存直接捆绑在金钱上,金钱的交易又是最肮脏的,活着只好苟且。国家机器在驱动整个国民去达成2020年的收入目标、2049年的收入目标,那要用多少时间放弃多少梦想才能换来那个数额的金钱,这里还不是终结,它还要推人向前。那个时候一代一代人老了,一个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可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呢?

为什么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为什么总不知道该做什么?除了功利和娱乐至死,信仰已经坍塌,做什么都没意义吧。去做公益事业会被人笑是不是傻,去读书好像也不能带来实际的东西,去工作都是给别人卖命,去开店做生意也没有技术含量……什么都不做又什么都没有。在意的都是结果和别人的看法,是不是在这种人心中,自己自命不凡,天生就是干大事的呢,所以小事都没法做了?理想是需要有,但从废墟上建立起来太难。现在的年轻人从象牙塔中出来,并不是为了到社会担当大任;而是首先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养活自己已是不易,社会已经定型,有宏大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发挥出来,不死心也只能慢慢等待时机。

以上种种,既是社会问题,也是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同时存在的时候,对抗起来简直无效,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读古诗,最喜欢其中的一个场景,夜雪泛舟。诸如:

夜雪泛舟游南溪(唐·韦庄)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送无梦道人先归甘露寺(唐·许浑)

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

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鹤岭烟霞在,归期不羡君。

沿汉东归(唐·张乔)

北去穷秦塞,南归绕汉川。深山逢古迹,远道见新年。

绝壁云衔寺,空江雪洒船。萦回还此景,多坐夜灯前。

送陆畅侍御归扬州(唐·姚合)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山川南北路,

风雪别离天。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从军丞相府,谈笑酒杯前。

泊凫矶江馆(唐·赵嘏)

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夜闻觱篥(唐·杜甫)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歘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唐人写出来都有点不开心,但宋人发现这很美:

雪夜渔舟(宋·张继先)

晚风歇。谩自棹扁舟,顺流观雪。山耸瑶峰,林森玉树,高下尽无分别。

性情澄彻。更没个、故人堪说。恍然身世,如居天上,水晶宫阙。

万尘声影绝。透尘空无外,水天相接。浩气冲盈,真宫深厚,永夜不愁寒冽。

愧怜鄙劣。只解道、赴炎趋热。停桡失笑,知心都付,野梅江月。

钓雪舟中霜夜望月(宋·杨万里)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

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挂松梢上。诗人爱月爱中秋,有人问侬侬掉头。

一年月色只腊里,雪汁揩磨霜水洗。八荒万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盘。

更约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

当然,杨万里写的不是雪夜,而是月夜,这种也很美。

于是综合种种,我想象的雪夜泛舟的场景是,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水蒸气似有若无,大雪正在下,落到水里就看不见。远岸被白雪覆盖,有山峦起伏的轮廓。一叶小舟顺水而流,挂一盏灯笼,火苗跳动,在水面倒映成双。站在船头,雪会吹到眼睛里。水很清,很清,清得人的心里不含任何杂质。夜色朦胧,正好与尘埃隔绝。然后时间推移,直到天明,日出。

几百年的诗人都曾在江海上雪夜里守静笃、至虚极,“归老终寻雪夜舟”[饯章漕乐语口号(宋·李曾伯)],如果最终能自己归去,那最好的去处是,在雪夜,“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