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老生常谈,自古有之。
在没有结婚之前,我认为自己能和未来的婆婆处成母女,相亲相爱,毕竟我们深爱着同一个男人。结婚之后,各自居住,地理位置上相隔大半个中国,和婆婆的关系与母女关系相比虽差了一些,但至少也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婆婆是勤俭节约通情达理的人,我也懂些道理,我想,书上说的婆媳矛盾大概是不会在我的身上发生的,我暗自庆幸着。
一天与朋友聊天,说起婆媳关系,朋友看我洋洋得意的样子,当头给我泼了一盆凉水。她说,那是因为你们没有在一起生活,等你们住在一起,你就体会到什么是婆媳矛盾了,尤其是等你有了孩子。当时我有些不以为然,没曾想,竟被她一语成谶。
生大宝,婆婆从老家带来很多用旧衣服做的尿垫子和一条黑黑的用旧床单和旧棉絮缝制的棉垫子。虽然,在生孩子之前,我给孩子准备了充足的婴儿用品,但婆婆跨越大半个中国给我带来这些东西,我还是很感动。我想,这也许就是她爱我和我的孩子的方式,谁知这竟也是我们日后矛盾的源头之一。
孩子在医院生下来之后,医生让家属拿包被,送进产房的居然是个隔尿垫,根本裹不住孩子,护士一脸无奈,可我记得收拾待产包的时候明明装进去两条包被啊。后来才知道,婆婆怕把包被弄脏了,好在八月的天气并不冷,没有把孩子冻着。
从医院回到家,婆婆拿那条黑黑的棉垫子给孩子用,我不同意,她告诫我说:“等你带了孩子你就知道这些东西都挺费的,得省着。”结果孩子都长大了,当初给孩子准备的东西还没怎么用,都压着箱底。
给孩子用纸尿裤,婆婆唠叨着说尿布多好多好,见我坚持给孩子用纸尿裤,她又告诫我说:“你看现在好多女人得妇科病,都是纸尿裤用的……”
北方人喜吃面食,南方人喜吃米饭。但婆婆说,米饭吃了会胃酸,经常吃米饭不够健康。她想说服从小以米饭为主食的我相信吃面食更健康,也更美味,我不以为然,她去广场闲逛回来告诉我,那谁谁都更喜欢吃面食,只是不会做而已。
看到这里的蔬菜卖得贵,婆婆说,这里周围一点土地也看不到,土地太少了,蔬菜得从外地运输来,所以才会那么贵,不像老家,地多。可是她在城市里住着,去哪儿见菜地呢?
我试图用我的认知跟她解释这一切,但总被她“你看,我们村谁谁又怎么样”的举例硬生生顶了回来。我们往往由争辩演变为争吵,争得面红耳赤,我觉得心累极了。
爱人告诉我,我和婆婆争论不休是因为我想改变婆婆的想法,婆婆又想改变我的想法,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是啊,我们总想着说服彼此,可我俩根本不在一个认知层面啊,争论又有何意义?
后来,我对婆婆的一些偏见不再试图说服和辩解了。确实少了很多争吵。
但在孩子的事情上,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持旁观态度的。
婆婆想把孩子紧紧的箍在自己的掌心。孩子玩积木,搭出一座房子,兴致勃勃的给我讲解他搭得积木房子的结构和功能,婆婆在一旁说搭得不对,根本不像房子。她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搭怎么搭,她试图搭出固定的形状,让孩子跟着搭,可孩子不愿意。我想,孩子玩积木哪有什么对错之分呢?
家里的东西,她告诫孩子这个不可以动,那个也不可以动,要这样玩,不要那样玩。而我的观念是,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只要不危害他自己,不危害到别人,也合乎道德,就让他尽情的玩儿。对此,婆婆很不能理解。
婆婆要求孩子不要弄脏衣服,要求孩子要听话。她对小孩说:“如果你的衣服脏兮兮的,别的小朋友就不喜欢你了。如果你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似乎孩子的一切行为准则就是迎合别人,让别人喜欢而已。
可是,不弄脏衣服重点不是为了自身卫生健康吗?听话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难道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一定要那么多的附加条件吗?孩子处处都要迎合别人,那孩子自己呢?他是否应该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是否应该学会爱自己?我不能理解。
因为育儿观念的差异,依旧让我们冲突不断。
我不断告诫自己,婆婆帮我带孩子是情分不是义务,我要懂得感恩。我确实很感激她跨域大半个中国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帮我们带孩子,她的爱与付出我牢牢的记在心里。但她的一些想法和观念依然让我抓狂。
我们都没有坏心眼,我们也都把彼此当做亲人。我们的矛盾来源于南北方地域隔绝导致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来源于代际观念上的差异;同时也来源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更来源于彼此边界意识的缺失。
我不禁感叹,婆媳关系果真难啊!
但既然是亲人,矛盾就并非不可调和。我想,理解,包容,不越界或许是处好婆媳关系的基础,而改善婆媳关系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分开居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