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高手马斯克,在互联网界,创办了在线金融服务和电子邮件支付业务公司Paypal,在能源界,收购了发展家用光伏发电项目的Solar city,在汽车界,投资了特斯拉,并完成了A轮融资,在航天界,创办了Space X...
普通人在一个领域取得一次成功就已属不易,他却能“心想事成”。这是为什么呢?
他在一次演讲中说过:不要用类比方式去论证,而是通过你认为最本质的元素去推论。
我想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也是他跟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吧。
那为什么马斯克能从事情最本质的元素去推论,而我们不能呢。
我想是因为传统教育认为,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精通很多的学科,因此应该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往往受制于专业,被传统和过去的经验束缚。
我们今天做某件事,只是因为昨天就做成了这件事,或者别人昨天做成了这件事,我们认为自己做件事成功的概率可能会大一些,这种简单的类比,比从事物的本质推论要简单的多。
而且大部分人也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但是,马斯克恰恰相反,他的学习经历跨越了许多学科,包括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能发电和能源等领域。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一种宝贵的迁移能力,他把一个环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环境中,既把在书中的原理应用于真实世界,也把从一个行业中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另一行业。
查理芒格也推崇这种学习方法,他建议投资者通过广泛的学习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将其融会贯通,然后基于这些模型和理论建立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看到这么多学科,普通人肯定会有疑虑,这么多学科我怎么可能都掌握,其实芒格知识让我们掌握每个学科的基础思维,比如:生物学的进化论、数学的复利理论、物理学的临界质量模型等,并不需要掌握到细枝末节的程度。
掌握多元化思维,主要是想获得差异化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更能参透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