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读完一本书了?”,在当下这个人人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很多人已经不读书了。各种短视频、八卦讯息、购物宣传,吸走了人们的注意力,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就没有好好拿起一本书来读了。
“看书多枯燥啊,不如刷手机有趣”,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想法,那真的就很难看下去一本书。但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如果没有书,人生一定会缺少很多乐趣”。
这句话,是我最近在看《书的使用法》时看到的。作者说:“读书就好像是在品尝美味佳肴一样。面包和米饭,只能够满足最低限度的食欲。但是,当餐桌上摆满美味佳肴的时候,吃饭就会变成更加快乐的享受”。
在作者看来,读书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还能让我们度过更好的人生,更好地工作,享受更好的生活。
作者出口治明从记事起就是个书痴,平均每周就要读完3~4本书,读书最多的时候能每周读完10本以上。对于他来说,读书就和每晚要刷牙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习惯。迄今为止,他读过的书已经超过了万册,是名副其实的“读书家”。
在《书的使用法》这本书里,作者将他多年的读书经验和盘托出,详细讲述了如何从经典著作中汲取知识来提升自身修养、在学习未知领域知识时该如何选书和阅读、如何与书“交流,更高效地“使用书”等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到底应该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用书。可以说,这是一本书的“使用说明”,看完这本,相信你会更加爱上阅读。
下面,我将分享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3点。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正如开篇所说,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几乎就不读书了,除非有工作需要。慢慢地,这样的人就会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平庸的人生。
为什么说我们一定要读书?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是“给予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武器”,如果我们从学校毕业后就不再读书了,那么我们恐怕就只能过普普通通的人生的。
读书能让我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提升我们的修养,让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日本有这样一句话:“人世有三智,分别是通过学习获得,通过与人交流获得,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一个人想要获得修养,就只能从“他人”、“书”、“旅行”中学。而书,是最有效地获得修养的工具。
从他人、旅行中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于这两者,书有5个独特的优势:
1.流传百年的东西(古经典籍)很少出错
跟人邂逅学习,总是充满偶然性,有时会“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有时却会大失所望,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这点上,那些经历岁月洗礼的经典好书就完胜。一本书能被人们精挑细选地流传下来,肯定就是经典。阅读这样的经典著作,一定会收获多多。
2.花费的成本与时间都很少
相比于旅行的大费周章,读书是最便捷、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少的学习方式了。
3.不受场所限制,可以随处获得信息
与人见面要提前约定好时间和地点,读书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我们可以从中随心所欲地获得信息。
4.时间轴与空间轴具有压倒性的广度和深度
读书可以让我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人交流,去宇宙探索。
5.能够获得比亲身体验更佳的经历
一本好书,拥有凌驾于亲身体验之上的感染力,让我们读完后产生像“中毒一样强烈的印象,让一些东西在我们的脑海里回响。
可能有人说,“以上这些,我通过手机上网、刷短视频、看电视剧、看电影也能知道啊”,那我们为什么还有读书呢?
作者说,互联网上充斥着很多缺乏准确性的信息,虽然在时效性和检索性上,互联网拥有优势,但我们需要一定的辨识能力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书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整体,理解其中的关系。在时间轴和空间轴的广阔性上,书具有压倒式的优势。
坚持读书,能让我们掌握更多作为思考的材料,获得修养,从而进行自主思考,做出人生的选择。
二、为什么要读古经典籍,怎么来读?
前面我们了解了为什么要读书,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来读书呢,读什么书好呢?
作者告诉我们,要多读古经典籍,“看10本商业书,不如看1本古经典籍得到的收获大”。这是为什么呢?
古经典籍相比现代商业书,拥有四大优势:
1.超越时代留存下来的东西,无条件正确;
2.能够学到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喜怒哀乐;
为什么一提到戏剧,我们就会想到莎士比亚,一说到交响曲,我们就想到贝多芬。这是因为人类的能力和大脑的结构,自从13000年前就再也没有进化过了,进化的是“技术”。
所以人类的类型,人类的喜怒哀乐早在许多古经典籍中就展现过了。
3.可以作为案例分析学习
阅读古经典籍,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前人总结下来的知识。
4.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
一字一句地阅读古经典籍,我们可以感受作者的思考过程,从而提高思考能力。
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来选择古经典籍呢?作者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我们要阅读自己喜欢的或内容有趣的经典作品。读书应该是一种乐趣和享受,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有趣的内容,能让我们更愿意去读经典著作,学到知识。
第二,如果不习惯阅读古经典籍,可以从“薄书”开始。如果那些大部头,一看就让你读不下去,那不妨先从“薄书”开始,这样就不会让人有负担,更愿意读下去。
第三,不要看“解说”,尽量读原著。好的解说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读懂、理解古经典籍,但如果解读的人水平不高,反而会让原著的智慧湮灭。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读原著。
三、现代书怎么选?
说完古经典籍,下面来说一下现代书。这恐怕还是我们大多数人接触最多的一类书,那我们该如何来选择现代书呢?作者给出了7大原则:
1.选择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开始读书时,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更容易培养读书的习惯,让我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选择“一下子就映入眼帘的书”
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架,选择那些一眼就被吸引的书。一下就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书,会让我们忍不住去读它。
3.翻阅“最初的5页”来做出决定
一本书如果前5页不能引入入胜,让我们产生继续读下去的欲望,那我们大抵很难把它读完,不如就此放弃。
4.看3份报纸的“书评专栏”选择让你感兴趣的书
作者说的“书评专栏”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是网上别人写的书评、书单、书籍评分。我们可以通过先去了解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去了解要不要去读这本书,或者根据别人的推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
5.不要在意“作者”
看书不要在意“作者”,只要让我们愿意看下去或能带给我们收获的书,都值得一读。
6.可以通过“SNS”来听取他人的意见
这条我们平时上网时相信也有看到,比如有人在朋友圈、微博、豆瓣等自媒体平台上发请求别人推荐书籍的帖子,我们可以从别人的回复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也是一种选书的方法。
7.不要读“畅销书”
这点可能有悖常识,但这点很值得我们注意。销量高不代表质量好,当下很多的畅销书也只是迎合消费者的“噱头”,其实不值一读。我们要学会辨别,做出甄选。
除了以上选书的方法,作者还在书中给出了读书、用书的方法。因为篇幅有限,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对这本书有兴趣,推荐你去读,看完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