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假说了吗?

上周天,我在微信学习群做了两次《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这本书的分享。

001我们该如何开始工作

002 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分享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概念——

建立假说

意思是说,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建立一个基于结果的假说,之后根据这个假说,再去收集资料,找结果,会更有效率。

比如,"这本书的销量如何?"

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提问。

但如果改成,"这本书的销量是在上升吗?"

这样就有了一个找到答案的明确目标。

所以,当问题来了之后,先把它变成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是建立假说之后,再去解答,就会让分析结果明确化。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有的决策,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说"的基础上,而采取行动的。

我们常常面对问题的时候,脑袋里先胡乱想一通,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一个"假说"后,慢慢的才进入了正常的思考程序。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建立了"假说"的概念,那么我们思考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头脑里,没有清晰的"假说"概念,所以导致在工作中的沟通,很多都是无效的。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沟通:

"你去把这本书里的好句子找出来吧,做一个金句收集。"

这就是一个没有"假说"的沟通。接受任务的人,会感到很迷茫,什么才是金句的标准?找到什么程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清楚。

所以做事的人,如果不继续追问,就会自己先建立一个"假说",然后就开始埋头去做了。最后几个小时后,交出成果,发现主管要的金句,不是一句一句的,而是一个小段,一个小段的,他是用来发朋友圈的。

所以,有没有"假说",和建立"假说"质量的高低,都会对我们的观点和结论产生很大影响。不好的结果,就是在某个错误的假说下,行动的结果。

所以如何让我们头脑中的"假说"更有质量,就变得很重要了。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个,提升"假说"质量的方法——复盘

复盘,是柳传志在联想集团提出的一个工作方法。就是通过回顾,找出当初的决策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产生了什么结果?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等等

这样,我们相对就容易知道,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该如何改进,以便建立更可能准确的假设,指导自己未来的行动。

所以,现在就拿起笔,回忆一下,

1、昨天有什么事让我开心,或不开心,为什么?

2、昨天有什么事,可以处理的更好,但没有,为什么?

3、如果重新来过,我会把昨天怎么过一遍?

通过这样一复盘,你应该对今天该做什么,怎么做,就清晰了很多吧。

很多人,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从不反思,却希望每一天,都得到跟昨天不一样的结果,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有人问,天天日更,素材从哪里来?

其实素材就是我们每天的经历,你敢说你每一天都过得正确无比吗?

每一天都有得有失,每一天都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正确和错误的假设,这些不都是素材吗?根本写不完啊!

其实,写作的过程就是在复盘,它是在加速改变我们那些过时的假设,错误的假设,发现并创造新的假设。

葵花宝典就是这样炼成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疑问而不是反问 问问题的第二个技巧,是多用疑问句,少用甚至不用反问句。 之所以设问的时候要多用疑问句,少用甚至不用...
    Sting阅读 10,204评论 0 41
  • 有些人的爱像水滴,它不是河,不是江,不是海,但它可以变成河,变成江,变成海。它浸润着生活的每一处缝隙,它,无处不在!
    MLZ阅读 1,004评论 0 0
  • 这是补发的昨天的日记。 昨天忙乎了一整天,累到不行。四点二十起床,五点到驾校模拟考试,八点半等待考试,十点开考。到...
    有梅阅读 2,286评论 0 0
  • 想伸手放进河里 捞起一个月亮 送给你
    伍月的晴空阅读 1,720评论 3 5
  • 她们说,虽然你重,但是你高啊... 她们说,虽然你长的不好看,但是你白啊... 她们说,虽然你四级没过,但是我过了...
    czz小嘛小二郎阅读 1,373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