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某,35岁, 主诉:头痛,鼻塞6年。 病史:6年前患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治愈,转为慢性,经常发作。每在感冒或劳累后发作,发则前额部疼痛,鼻塞,流浊涕,无明显臭味,如感冒发热则有臭味,嗅觉明显减退,体倦乏力。X光片显示额窦腔模糊,密度增高。 检查:眉头有明显压痛,舌苔薄白,脉沉而弱。 诊断:头痛(慢性鼻窦炎-额窦),脾胃虚弱,湿浊阻窍。 治则:补益脾胃,化浊开窍。 处方:上星 攒竹 合谷 足三里 操作:上星、攒竹二穴,向鼻根方向平刺,用捻转泻法。足三里、合谷均用捻转补法,并灸足三里。 经3次治疗后头痛已不明显,鼻窍通,浊涕减。5次治疗后,头痛消失,浊涕已很少,又经针刺3次诸症消除,停止治疗。 经验体会1.针灸治疗鼻窦炎引起的头痛有良好效果,一般经3~5次治疗头痛可明显缓解或消失。针灸对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均有较好的效果,急性期一般针治2~3次可获得明显效果。2.在辩证的基础上,根据病变的部位選加穴位,如:上额窦炎选用攒竹、至阴、 历兑等穴,上颌窦炎选用巨髎、历兑等穴,筛窦炎選用鼻通、商阳等穴,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3.鼻源性头痛采用井穴治疗对缓解头痛消除炎症有良好效果,如历兑穴可治疗鼻的疾病,在《素问·繆刺论》就有记载:“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针灸大成》说:历兑主“恶寒鼻不利。”至阴也可治疗鼻源性头痛,在《针灸大成》中有明确记载:至阴主“鼻塞头重”,《肘后歌》说:“头面之疾针至阴。”都说明井穴可治疗鼻渊性头痛,针刺泻法,并可点刺出血。慢性鼻窦炎在辩证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有良好效果,因足三里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加强对炎症的控制和消除,又可迅速改善鼻道的通气功能,鼻的炎症消失后,头痛也会随之好转。
临床笔录——鼻渊性头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秘 1. 摇头:(即宾努之症)针取屏迫,手法补,穴在长强穴 2. 失音:针孔最。腕上七寸 3. 腰痛:合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