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个布商名叫宁川林,白手起家经营布匹生意,由于经商有道,抓住一次机遇,发了大财,从此跻身富人之列。
不同于其他富人,宁川林为人真诚,乐善好施,时常救济穷苦乡民,大家都叫他“宁大善人”。
后来,宁川林娶了王氏为妻,两年后便生下女儿书兰。王氏之后再也怀不上孩子,宁川林对她感情深厚,一直没有纳妾,就这样一家三口过着平静安稳的日子。
宁川林视书兰为掌上明珠,亲自请教书先生到家里教她读书识字。书兰从小聪慧,勤奋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随着书兰渐渐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到了婚配年纪,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就包括当地一位年轻的县官。
县官名叫贺之明,寒门出身,刻苦攻读,终于考中举人,被任命这个县的县官。
贺之明上任后,公正廉明,明察秋毫,深受百姓的爱戴,百姓称他“青天大老爷”。
得知贺之明有意娶书兰为妻,宁川林当即点头应下。他并非屈服于贺之明的官职,而是真正欣赏他的人品。
就这样,当地的青天大老爷和大善人家成了亲家,一度成为佳话。
半个月后,贺之明迎娶书兰过门,夫妻俩恩爱有加,一年后便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贺耀堂。
一转眼过了六年,贺耀堂从小跟着父亲四处体察民情,他聪慧过人,见过不少世面,对周遭发生的事,比母亲还清楚。
贺之明虽为县官,但为官清廉,书兰闲时帮人刺绣,贴补家用。
这天,宁川林夫妇思念女儿和外孙,便让人捎信给书兰,让她带宁耀堂回家住几天。
此时,贺之明在衙门还没回来,于是,书兰亲自到衙门向丈夫说明情况,便简单收拾行装,带贺耀堂回娘家。
不料,才走到一半,天空忽然乌云密布,顿时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即便有雨具,也难挡这雨势。见状,书兰急忙四处张望,寻找避雨的地方。
恰巧,前方不远处有一间屋子,书兰连忙拉着贺耀堂前去避雨。
母子俩赶到屋子门口时,电闪雷鸣,白茫茫的一片,看不清路。所幸他们走得快,身上并没有被淋湿。
秋雨微凉,书兰担心儿子受冻,便上前敲响屋门。很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前来应门,她上下打量着书兰母子。
“老人家,雨势太大,能否让我们进屋避避雨?”书兰询问道。
老妇看了看书兰身旁的宁耀堂,急忙将门打开:“外面冷,快领孩子进来吧。”说完,老妇便带书兰母子进屋。
屋外的雨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征得老妇的同意,母子二人今晚在此留宿。
谁知过了一会儿,书兰发现贺耀堂无精打采,伸手摸他的额头,发现竟有些发烫,多半是刚才受了凉。
见状,书兰急忙让儿子躺到床上休息。快天亮时,贺耀堂的体温终于恢复正常,待他醒过来,却对书兰说:“娘,我害怕。”
书兰以为儿子是害怕屋外的大风大雨,谁知儿子摇头说:“我是害怕这间屋子。”
书兰一头雾水,贺耀堂忽然哭了起来,说:“我记得这附近是没有屋子的,唯一的一间屋子半年前坍塌了,您记得吗?”
听贺耀堂一说,书兰忽然想起,半年前有一宗惨案,土匪要打劫一间屋子,屋里的老妇不愿开门,土匪一气之下翻墙进去,将老妇乱刀砍死,而整间屋子一下子坍塌了。
自从屋子坍塌,这块地就再也没有重建过。书兰忽然背脊一凉,冷汗直冒,抱起贺耀堂就要往外跑。
没想到,老妇已经等在门外,书兰下意识地将贺耀堂抱紧。
老妇忙说:“你们不必害怕,我的确是个已死之人,但我心中有怨,因此暂时无法投胎。如今我不过是用剩下的一点灵力,幻化个屋子,让你们遮风避雨,并没有恶意。”
书兰听完,十分感激,拉着贺耀堂跪在地上说:“小女子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民妇,何德何能让老人家耗费灵力帮助我们。”
“大家都知道你的娘家人都是积德行善的好人,父亲宁大善人更是乐善好施,而你的丈夫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真正的父母官。”
“小公子年纪虽小,但已是一个心善之人。如今你们有困难,我不忍心看你们受难,你们姑且安心住下,雨停后自行离开即可。”老妇说完转身离开,瞬间消失不见。
书兰带着贺耀堂朝老妇离开的方向,恭敬地磕了一个响头,随后二人进屋,继续避雨。
两个时辰后,这场大雨终于停了。书兰母子走到屋外,此时天已经大亮,等他们回过头,身后的屋子已经消失不见,只有一片废墟。
回到家后,书兰将此事告诉宁川林,宁川林听完感慨不已。第二天一早,书兰便带上香烛纸钱等物,到废墟祭奠。
当夜,老妇来到书兰的梦中,答谢她的祭奠,并说自己即将转世,特来向她告别,说完,老妇便转身离开了。
后来,宁贺两家的人,一直热衷做善事,全都平平安安,过着幸福的生活。
改编自《民间故事》。关注@心言笑语 一起听故事,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