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学习效率太低”、“你应这样....”、“你应该那样.....”我经常这样叨叨。
我家儿子说:“我为什么非要按照你的方法学习,我自己的方法效果也不错。”
我们大人总是喜欢将我们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孩子呢,又觉得你们大人的观点太老套。
“那么大了还不结婚”、“结婚这么久了还不生孩子”........
“我结不结婚,与你何干?”、“我生不生娃,影响到你吃喝了吗?”
七姑八婆看似很关心,换来的也许是厌烦。
每个人都各自的生活方式,何必多嘴?
有些人总是操不完的心,这个世界不能让他消停,太累了。
喷子呢,无处不在,时不时冒出来针砭一下时弊,今天批判一下杨丽萍的生活观,明天嘲讽一下马伊琍的恋爱史,一通轰炸,心满意足,睡觉!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与惠子两大杠精这段绕口令式的对话是中国式抬杠的经典句型。
其实鱼到底快不快乐,只有鱼知,庄子不知,惠子也不知,感同不得,也理解不了。
《三体》作者刘慈欣说:“所有生活都是合理的,没有必要相互理解。”
我奉为明灯,他视若无睹。
他笃信奉行,我不屑一顾。
有人不理解干嘛买那么贵的东西,能用不就行了,真是钱多任性。
有人不理解干嘛买那么廉价的产品,禁得住时间的检验吗,省钱干什么?
所以就听作家的吧,没必要相互理解,因为客观上就是理解不了啊。
所谓的三观不合,不合是常态。各人有各人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在他看来,他是对的,在我看来,我是对的。凡事有三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客观事实一面。
要想公道,站个颠倒,有些事情,不要麻烦公道,你不必站在我的位置,我也不想站在你的角度。
不与夏虫语冰,各循其本就好。
世上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不知道别人的世界,还是三缄其口,少评论,少指点。
子非鱼,不如放鱼归海,相忘于江湖,好过相濡以沫的义气。
允许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步频里,自己感受自己,也是一种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