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自己的老师是什么样,要义无反顾地爱他们、跟他们,把自己的心交出来和他们一起努力。
2心情复杂。
继暑假在朋友圈感到了这个年纪男生女生的独立;在复读的精华学校受到了招生老师得知我是父母放不下、不放手的乖乖女一个之后、带有明显暗示的“另眼关怀”;看了《带着爸爸去留学》和《亲爱的,热爱的》;去了日本旅游;转了几个老三本大学……之后,更加强烈感到,自己这个年纪,按自然发育规律、需求,应该离开父母自由体验独立生存和自主追求了!
之前也是,更多的是自己不勇敢/情商不高,而不能全部怪罪父母基因不聪明、资源不丰富、缺乏思想带我深入社会老练社交……
当然我知道这些因素占了绝对大的部分。
但是我的座右铭里还有一个词叫“坚持”,曾是我初中两年多视为“金规”的人格素质。勤能补拙,恒者能胜。为了一个目标,绝对要做完、做到最好(我初中的想法);坚持做到它,当成自己的责任,作为自己的兴奋点、刺激点(我现在的想法)。
(只是,那些年的那种可以牺牲一切的闯劲怎么早早就没了啊,我还有差不多1个月才20啊!)
不过呢,独立,为时过早,我需要能“成了人、立住个儿”的过硬的自身能力(技能、经验),有了历练出来的一份责任心、自律能力,才会去真正接受常人放松自在的生活吧!
其实,我原生家庭里那些所谓过不去的坎儿,还真不是小时候被逼挨打地吃饭、学奥数;被撤掉舞蹈班、丢掉最适合的艺术培养;或没遗传个聪明的好脑子,反而遗传了个潜伏着使我丢掉平衡、控制,和常人再也不同的病灶的脑子;
其实最深的,归结为:父母没让我独立成长,导致我没能养成很多自立后带来的好习惯,导致我感觉失去了很多机会。
(题外:这里归根结底,我还是最在乎价值、效率、机会的,和职场工作狂/商业精英一样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