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五年级的数学广角——找次品。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有8个零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假如用天平秤,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很多孩子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有点懵的,不知从何处突破。有一个孩子问道:“为什么要用天平称呢?电子秤一称,很快就知道了。”另一个孩子问:“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里就得谈谈数学的价值:致用与思辨。致用,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注重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使用。因此数学课堂要注重数学的生活化。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但是也有人提出:学了这么多年数学,除了计算能用之外,好像其他的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
那么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价值:思辨。思辨重视数学知识蕴含的发展价值,重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今天学的找次品,就属于这一类。以“找次品”的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优化思想,学习如何用直观的方式清晰、简洁、有条理的表示逻辑推理过程,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我们都是在尝试不同的方法,再比较,猜测,举例验证,最终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优化策略。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节课研究下来,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无处着手到后来归纳概括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方法。一路走下来,也是磕磕绊绊,矛盾重重。但是课堂上却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碰撞。面对富有挑战的问题,享受一起思考的过程,分享互相激辩的智慧,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不功利,更数学”,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