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跨文化能力发展的课上,刚好讲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有位同学放了高晓松讲家族留学趣事的视频,讲到了中国的进步,讲到了中国电子支付在国外的罕见。我突然想到了之前去印象城时路边吉他弹唱乞讨的一家人,除了一个装钱的吉他包以外,微信收款码支付宝收款码也赫然醒目…
同形的伙伴表示有二维码一定有手机,买得起手机为什么要乞讨,而我的表示是一家人手脚健全,宁愿在风里卖唱也不愿去打工吗?我不懂…挂着救救孩子的大牌,却把孩子放在一旁吹风玩手机,我不懂…
还记得小时候,每看到乞讨的人都会把兜里唯一的硬币放到他们的碗里,而现在,看到乞讨的人,第一个想法就是骗子吧,有多远躲多远。
突然又想起上次放假回家的时候,在车站候车,低头看手机的时候突然旁边一个人戳了戳我的腿,我还以为是寻求帮助的,抬起头却是一个伸手要钱的四肢健全的人,我摇了摇头表示没有钱,他变将脖子上挂的证件上的照片给我看,是想要证明是本人吗?我不懂…我继续低头,他便讲证件另一面的二维码放到我面前,指了指我的手机,我震惊了。但是我仍旧没有半分怜悯之心,继续低头不予理会,那人离开了…我抬头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看着他一个一个问却无果的背影,还是有点恻隐之心的,但是很快就被“这是一个手脚健全的人,他为什么要这样的方式赚钱”的想法压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骗子这么多”和铁石心肠。我确实会经常看到可怜人而心生怜悯,但是我更多时候都是选择了视而不见或者防备之墙高高筑起。
还有最近的“乐清小学生失踪事件”,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发善心各种转发最后微博出来的却是某亲戚将孩子藏起来,孩子平安无事?我现在还没有去仔细看过后续的情况,但是这个结果却让我震惊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和想法,去赚取人们的同情心?
从小被教导乐于助人的我们,从小被教导对这个世界善良以待的我们,什么时候让善良也有了铠甲?是什么让善良有了防备?有了防备的善良还是单纯的善良吗?
(以上系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