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描述】
所谓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塞勒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是指人们一旦拥有某件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的评价,比他拥有它之前的价值评价更高。
这导致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避免放弃已经拥有的)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获取没有拥有的)的考虑。
【知识联想】
禀赋效应的来源是损失规避效应,即损失和收益的心理效用并不相同,客观上的损失比等量获益产生的心理效用更大。
经济学家的很多实验中都出现过大约2∶1的比例 - “禀赋效应”的“损失厌恶系数”,即2倍收益的快乐才能抵消相同损失的痛苦。
怎么理解?就象在价值的天平上,虽然砝码的大小、重量本来是一样的,但心理效用赋予它们不同的“成色”,失去比拥有的“密度”大一倍,所以右边要有两个砝码才能保持心理平衡,这其实是对现实的扭曲。
这在复盘的时候,会导致因为怕损失自己的面子和尊严,所以更坚持自己的看法,而对别人的的做法和看法评价偏低。复盘如果陷入你对我错的争论,互相指责,就背离了复盘的初衷。
【经历联想】
先避害再趋利,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无处不在。
疫情期间,有一位亲戚A下岗做起了电商*东推广员,在亲戚群里大力推广各种商品,说如何好用又优惠云云,有亲戚B提到现在拼**补贴力度也很大,并且发展很迅猛,已经有6亿用户,商品也很丰富,许多大品牌开始进驻等等。
亲戚A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力举各种评价,并强调*东自建物流、送货及时的优势,一句话,就是*东直接碾压拼**。
很快,打脸的事情就发生了。A推荐的某大厂丝苗米,有亲戚C跟着在*东购买了,当天就尝试了,口感极差,用C家里阿姨的话说,这种米在农村都是没人吃的,C后悔不迭。
事实上,无论哪个电商平台,都有品质好坏的商品。只是A拥有了推广员的身份,放弃是很难的,接受别人的观点和事实也很没面子。所以,这件事情后稍微有点收敛了,但依然继续屁颠屁颠的做着她的推广员。
【行动与启发】
一件事情,如果做到虚心接受事实和客观评价,不论谁的对错,就会进步得更快。
虽然这很难,但依然值得时时提醒自己:要虚心,一切只为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