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圣人没有私心,而是体会百姓的心思当做自己的思想。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就得到了善良。诚实守信的人,我相信他;不诚实守信的人,我也相信他。这样,就得到了诚信。圣人谨慎地治理天下,为天下而混沌百姓的心,使他们回归本真。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欲望,圣人则要他们回到婴孩般纯真。
老子在本章中描述了他理想中的执政者形象,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他希望由圣人来治理国家,以“道”治国,使百姓都能回到婴孩时代的纯真状态。本章与之前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好相呼应。天地没有特殊偏爱,众生平等,万物都以刍狗待之;圣人也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理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着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思想与理念。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与之前的“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相呼应。在圣人的眼中其中没有善与不善,或好与坏之分,圣人身心合一,因为对待万物没有二元对立,在他们眼中并不是非黑即白,他们看到的都“本真”,见人也是见到的“真心”。所以不论在他们面前以何种形式来呈现,他均以真心诚意待之,也唯有真心可唤醒真心。一切机巧之心在他们面前都会被无情地打回“原形”,那个“原形”就是生命的本真。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机巧之心,但是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式与对方互为对境,得到的就是相互算计,彼此都会活得很累。倒不如看穿不说穿,任由对方自由发挥,你就全当自己是个啥也不懂的傻子,仍以真心诚意相待,如果对方看不见,但心一定能感知。慢慢地也会以同样的真心诚意来相对。
圣人在治理天下时,也不希望百姓有过多的机巧与算计,专注于自己的耳目欲望,而是谨慎地治理,让他们保持孩童的天真。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人心都容易被私欲所蒙蔽,这需要至上而下所保有的一份淡泊名利之心,所以老子希望统治者皆有修养身心之德性,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治理国家,达到安宁和谐的状态。
作为普通人,此生能修得一份孩童的天真,是一件多么圆满和美好的事情。当别人还能对你说,你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简单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更接近于幸福。
接下来写点题外话,本年换了地方,感觉和劳动给杠上了,不是自己在劳动就是带着孩子们劳动,难道是因为自己缺乏锻炼吗。这倒也没什么,只是劳动后粗糙的双手可能泡茶弹琴时美感欠缺。哈哈,自己的三千面相。
今天还发了个朋友圈,想着之前在旅游部快乐的日子,还是很怀念。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喜欢原来的地方,还在想着什么时候能回去。可能是因为喜欢和瑶和凤呆在一起,瑶瑶沉稳,凤凤简单,都很善解人意,大家总是会臭味相投。不过再好的关系也需要适当的距离,这样也挺好。有点像个时常恋家的小孩儿。
哈哈,感觉自己在凑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