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头上有四个触角。走动时头伸出,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将壳封住。蜗牛忍耐性强,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具有很强忍耐性。其生存性强,能分泌出物质对躯壳进行自我修复。小蜗牛一孵出就会自己爬出觅食,无需母体照顾。
在丁墨的小说《如果蜗牛有爱情》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其对应的动物,像狮子一样的季白,如蜗牛一般的许诩。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也可以对应一类动物。
1
写作小白,像一只蜗牛。
“慢”是一位写手初入征程时最普遍的调性。“写作”的路几乎望不到尽头,作为一个新手,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慢慢摸索。
在写作的初期,才开封的笔尖就像蜗牛的触角,不断的触碰,不断的试探。但其也如蜗牛一般容易受惊,一旦碰壁,灵活的触角就瞬间收回。
写作小白往往也背了一个重重的“壳”。这个“壳”里面有生活的压力、世人的评价、过高的期望等等内容。但这个“壳”也不尽然带来负担,它还承载着小白写手的初心与目标。
因此,即使你是蜗牛,也无妨。
2
“慢”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在进入不熟悉的领域,慢一点,把各个方面尽可能的了解清楚,一个个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切记不可急于求成。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可信,一夜暴富的梦也别做。
重重的壳是很好的调息地与保护罩。现实中的壁垒,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内心的壁垒,另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在写作中,遇到迷茫、沮丧、焦虑、急躁等情绪时,记得缩回自己的“壳”中,看看自己的初心,再探出头前进。遇到现实的“坑”时,也要记得所会坚硬的“壳”中,不要被繁杂信息干扰,不要被负面消息伤害。
3
即使你是蜗牛,即使你很慢,也别怕!
要发挥蜗牛超强的忍耐力。耐住清冷与寂寞,去掉浮华,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阅读、写作。你要明白,输入与输出相辅相成。你要明白,刻意地练习、有效地付出才能有收获。
要利用蜗牛的自我修复能力。面对写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灵感枯竭、现实打击、大众评价等,尽可能做到即使调整心态。
要学习蜗牛,只是停留,从不后退。蜗牛在面对危机情况时会通过蜷缩进躯壳中保护自己,但这个过程只是在前进的道路中有了短暂停留,而非畏难而退。
如果,你认为在写作、学习的过程中,你像一只蜗牛一般缓慢爬行。别怕!只要你一直保持前行,你终究会看到属于你的终点。无妨!有缺点也无妨,扬长避短,就能帮助你处理好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