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来,今年已经是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了,我这个上学时绝对的理科男竟然成为了一名天天与文字打交道的人,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写手。我并不感到惋惜,而很感幸运,能让我领略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的风景。但要想享受这段旅程,就必须求真知,怎么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习惯于理性思维的我,面对事情喜欢分逻辑层次整理结构,对于写作,首先我觉得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俗话说的好,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嘛(有种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赶脚)!这不好,可以慢慢寻找原因,慢慢改嘛!有写作的压力,可以克服懒惰拖延症,但压力过大容易抑制灵感的迸发。
一篇文章好不好,要看读者是谁,就拿我现在的工作来说吧。写一篇展览新闻稿,首先是要给馆长、策展人、同行看的,同时是要让观众喜欢的,所以好文章自然要突出展览亮点,强调展览中精心策划的内容,让深奥难懂的知识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吸引他们来博物馆里看展览。
有时我经常掉入一个误区,好文章就一定要有妙语连珠,工整对仗,如同古代青词一般,往往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文字漏洞百出,还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来就不强的文字功底暴露的干干净净。后来想来,其实读者无非就是想通过你的文章对展览和活动产生兴趣而已,读之有味即是目的。
写文章就是感情的一种流露,心里对一件事,一个展览,一种现象,或者工作中的新想法和新思路有感而发是最好的写文章的状态。为什么自古以来都讲究一气呵成,这其中蕴含着灵感的连续迸发和情感的真实流露。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如果有好的想法就用手机写下来(此篇小文即是手机的记录),想用笔写就用笔写,顺其自然就好。这样可以让那稍纵即逝的灵感保存积累下来,更能戒掉那挥之不去的下笔难于上青天综合征。
最后,不得不继续那絮叨了已久的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勤动笔。多写自然重要,有物才是真谛,言之无物不管写多少都是白瞎。虽然这个过程或许挺漫长,但就像阶乘一样,一旦跨过了某个值,得到的结果会远比想象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