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女的救济》有感
东野圭吾的书我基本全读过,所以这次发表了的新作,我选择第一时间阅读。
没有读过原作的人,不适合看任何书评,包括我的这一篇,悬疑小说的每一个细节都与结果相关,提前的任何一种剧透都是对情节某种程度的伤害。
好了,此处为分割线,读过的朋友,欢迎用讨论的视角来跟我这个悬疑小说迷共赏。
最完美的杀人手段是什么?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里,这一篇的手段可谓“值的琢磨”,它的完美在于,杀人手段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布置好了,不杀是一种“守护”,不死是一种“恩惠”,更是一种“救济”,什么都不做,就等于判决死刑,结束对厨房的“守护”,就等于结束了男主人的生命,这么看来,说是“救济”的确不为过。为何说是“圣女”呢?除了主人公绫音,其实还有很多人,包括曾与绫音同样处境的润子、因爱而背叛师父的宏美以及解救汤川于困顿的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把女性当做生孩子工具的义孝,他的死,从这个意义来讲,像是一种被圣女的处决。
读完作品,整体感受是,它还是保留着东野圭吾作品的写作特色——笔触不在于寻找凶手,而在于通过线索推进,了解犯罪始末,进而走进犯罪人心理根源的洞察。东野圭吾作品里的每一个女性杀人者,都带着一种让人悲悯的悲剧情怀,不管是《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还是现在的《圣女的救济》,你似乎对作品里的女性主人公恨不起来,当然,也不会产生什么更加深刻的爱。他们似乎每个人都是命运的“救济者”,也都是一个个“圣女”。所有的杀害,都是一个个无奈的选择,最终将故事用一种不得不的方式,引向了“罪与罚”的边缘。
但是从细节来看,有很多线索的推进,又让我觉察出这部作品难以成为又一经典的点滴线索:
宏美是作品中交代的不够完整的一个人物,以至于她的角色完全就是一个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第三者形象,实在不够丰满。可是通过阅读能知道,现在的宏美,就是当初的绫音,从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师傅)手里抢走了爱人,甚至偷偷怀上了孩子。这种行为,究竟是因为曾在自己身上发生过,而真的被师傅绫音原谅进而得到保护,还是早已被师傅绫音记恨,从而把她设计进整个犯罪过程之中,即使不被牵连,也要因此让其身心得到伤害,这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绫音到底选择了哪种?在我心里,这依然是个谜。
另一组女性关系,也有意犹未尽之感,那就是润子和绫音,这对曾经的好朋友,相依为命的两个内向女孩,面临爱上同一个男人的命运,前者最终自杀身亡,后者选择制造偶遇假象,继续生活。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结,是一袋“砒霜”,那么,这袋“砒霜”以为着什么呢?是润子对好朋友背叛行为的诅咒和怨恨,还是对好朋友未来悲惨命运的一种预测和悲悯呢?绫音选择按照后者理解,那是因为她不想背负那么大的咒怨,想让自己活得坦然些,那么读者呢?又该怎么理解这种至关重要又模棱两可的细节。
东野圭吾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任何铺垫和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日后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这部作品也不例外。相信稍有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文章开头提出的“浇花”细节,一定是影响案件进展的重要线索,果然,最后的重要物证,就是绫音曾经使用过并留有砒霜的浇花瓶子。可是,全数在后文还多次提到浇花,甚至委托办案警察草雉帮她浇花,那么,后文中的那些浇花,真的出了珍视和润子之间的友谊,保护润子的花这一层含义,就别无它用了吗?这个线索的使用有些牵强。顺便提一句,被剧毒砒霜浇过的花,竟然能不死,这也有些说不过去吧!
这就是我对整本书的一点浅见,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