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正面管教》前三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与接纳。
很多痛苦的来源其实就是没有被充分的爱和接纳,小时候,只要被父母批评指责,本能得感觉就是他们不爱我了,结果要么是为了讨好去顺从,要么就破罐子破摔,你说我不行,那我就是不行了。这种时刻,和父母的连接是断开的,所以父母期望通过责骂来激励我的目的非但不可能达到,结果还常常是适得其反的。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自己小时候,然后会发自内心的理解她,很自然得说出她的感受(因为那就是同等情况下儿时的我的感受),所以孩子跟我比较融洽,觉得我最理解她。平时有啥想法都会和我聊聊。
但是在两年前,我还是那种带有某些错误认知的妈妈,觉得孩子哭闹就不能理她,容易惯坏了。对孩子的学习一定要严格要求,要不她就会偷懒。她自己的事就让她自己做,做不好在那里哭也不能帮忙,否则她会依赖。
庆幸自己很快发现,我当时自认为很对的教育,结果却不是我想要的。她不信任我,受了委屈不会找我只会跟姥姥讲,因为从我这里她得不到安慰,我上来就会先找她的原因。她不够独立,丢三落四,做事磨蹭。上幼儿园大班时每次写作业前都得先哭会儿,害怕挑战,特别胆小。上了小学写作业更是难题,每次陪她写作业都是一场战争。
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各种尝试,才发现,我错了,我演错了角色,我不是老师,不是驯兽员,我是妈妈啊!
对于年幼的孩子,妈妈应该是那个最温柔最温暖的词汇。是在外面受伤后转身就可以扑进去的怀抱。
以前觉得,我努力工作,然后给她买很多喜欢的书和玩具,给她最好的教育条件就是对她的爱。但这只是我以为最好的爱,不是她需要的爱!
她要的是被我接纳,被我关注,同时也被我需要的感觉。在这些感觉没有给到之前,所有的说教甚至责骂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信号连接断了,她接收不到。因为我给的和她要的并不匹配。
找到根源,解决问题就很简单了,总结起来就是我的爱要让她感受到。感受到被爱,她才会有好感觉,有了好感觉她才会有积极正向的行动。
在我的态度从控制、强硬和责怪变成理解、接纳和启发之后,孩子的改变让人兴奋。学习和做事更积极了,我们几乎不再因为作业发生冲突。成绩一直不错。之前经常因为换到不喜欢的同桌而烦恼的她,现在可以从不喜欢的人身上找到可爱之处,并且会主动帮学习不好的同桌解决学习问题,她的前几任同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进步。真是为她骄傲。
现在我想通过自己的提升,帮助她建立自己的驱动系统,和她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照亮彼此的生命。
请记住,孩子是用来爱的,爱是亲子关系最好的养料。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渴望生命的存在,借由我们的身体来这个世界旅行的。其实我们也是来旅行的,只不过早了点而已哈,既然有缘共赴一段旅程,那何不让沿途多一些轻松愉快的美好回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