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何时看穿》
己亥年七月初九珠海天气炎热气温最高达39℃,正是秋老虎出没之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至9月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但中午也会热得喘不过气来。不建议户外工作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严伯伯说的:“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让我们都多读点书,读点好书。”偶尔看到一篇文章,说郭德纲与曹云金之种种是是非非,对对错错,但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每个人心中衡量事物好坏对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本人觉得,一个并无血缘之人教授了你吃饭的本事,如此恩情有良心之人必定会感恩戴德。有一句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大意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对待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敬重,与父辈有什么对错可说。
再说师徒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即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工作当中的一种形势。
通常中国传统的师徒制度可分为两种概念:
第一种是师傅与徒弟,徒弟在师傅门下学习手艺,师傅将手艺传授给徒弟,徒弟免费为师傅工作。双方多为商业与利益的合作,所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一说。
第二种是师父与徒弟的关系,师父不仅承担起徒弟的老师、教授技艺的责任,还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对徒弟的生活进行照顾,而徒弟对待师父则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这种没有血缘却胜似血缘的关系,让师父与徒弟往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各自修行。
智慧越多烦恼越深,学问越博忧虑越重,悔恨由说而生;没有口才又不守沉默的人定会不幸。君子话简而实,小人话杂而虚。不必说而说,这是多说,多说要招怨;不当说而说,这是瞎说,瞎说要惹祸,故有沉默是金。多思考,少发言。勿过于依赖语言的功能,却忘了沉默的力量。说话出自天性,沉默出自道行。心若亲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 心若疏远,言行如秋风般萧瑟。 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没有风的日子,云是雨的守望;没有梦的日子,等待会荒废美好的时光。这个世界谁也不是谁的永远,包括金钱,妻儿,都是暂借的,孤独时听一曲陶冶心灵,念几遍心经,欲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美人,无欲自觉人情厚,克己方知世路宽,红尘、沧桑,浅浅遇,淡淡忘,观世无人无我无众生
理想的生活是这样:大城市是奋斗的战场,小城市是生活的驿站,山村水郭才是修心养性,颐养天年的好归宿。奋斗不必要奋斗到风烛残年,要懂得适可而止,地位、金钱和欲望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用心去体会和实践每一个此时此地,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要浪费了。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谦虚谨慎,一个真正有德智的人,往往福慧双全,一个真正有修美,有作为的人,往往平静,不与世争,不为利诱,不被权势屈服。牢记老子的:“一慈,二俭,三不敢天下先“。学苏秦的:“放下即是拥有“。感悟:“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事,以俗眼看纷纷各异,用道眼观是常,何须分别取舍?“。
还有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知足是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
儒释道合一,万法归宗。
自问自答何时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