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钻研的问题、在教室里和孩子一起做下去的问题。杨宏老师培训,给我们了方法、方向。那么,到底方法如何?一起来看看效果就知道!
周一展示工作《三角形盒》,重要让孩子视觉观察等分关系。工作展示结束,给孩子简单介绍:这项工作还可以做拓印。结束时,闰嘉和蹲蹲举手要做这件工作。拓印的很认真,收工作音乐响起,两人还沉浸在工作中。周二做了收尾的工作。
大卯特别喜欢做“彩色圆柱体”,给他引导做“拓印”的工作。周一收工作时,拓印结束。周二进行了涂色。
周二说起《三角形盒》拓印,淼淼 译文主动要求做。制作中,感知等分时用了不同的颜色涂色。效果特别好。
嘉嘉把周一的工作收尾后,主动拿起“铁质几何嵌板”拓印。孩子对拓印的工作自己深深的吸引。
周三译文 晨羽也在做《三角形盒》拓印哦!
周四他们在做《数字拓印》
周五蛋蛋在做《红盒》拓印,快收工作时,嘉嘉来问我要纸说:要做蓝盒拓印。
从上述几张简单的图片可以发现:
1、开始是,老师对工作的引导,让孩子对工作感兴趣。同伴合作,相互学习。
2、孩子发现工作的内在联系。嘉嘉做了“三角形盒~铁质几何嵌板~蓝盒”一系列的拓印工作。
3、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今天这个孩子操作了,另外一个孩子看见了就被吸引了,也愿意操作。
4、工作的引导:拓印~涂色~剪贴~排序。下周持续进行。
我们在延长孩子工作时间,也是让孩子能力的提升、专注度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