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有人发表了一篇具有蛊惑性和煽动性的演讲。我们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但他们嘲笑我们是乌托邦,我们要建立一个按需分配的国度但他们讽刺我们是空想。
他接着指出莫尔,圣西门,傅立叶,等等这些思想家是一切時代最伟大的智士。他们天才的预示证明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证明了无数真理。莫尔,圣西门,傅立叶,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就是乌托邦,“乌托邦”一词出自乌托邦创始人托马斯.莫尔。1478年莫尔出生在英国伦敦。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名法官,莫尔先后学习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并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学。彼時的欧洲文艺复兴方兴未艾。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这三位大师同時在世。从中世纪走出来的人们,正在拼命撕开神的枷锁。将人性的光辉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其中羊毛的销路最为兴旺。为了扩大生产,商人们便将耕地改造成牧场。农民种地赚不到钱。只能贱卖土地进入工厂。这便是著名的圈地运动,莫尔称之为“羊吃人”,1515年,莫尔作为国会议员开始出访欧洲。在途中他按照水手口述的故事,写下了《乌托邦》一书。他在书中写道:英国农民的苦难来源就是“羊吃人”。私有制是贫困之源。在《乌托邦》一书中,莫尔第一次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问题。在莫尔描绘的乌托邦中,粮食满仓谷,人民按需分配。全国没有一个游民。人人按计划劳动。乌托邦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全部免费。在乌托邦中所有的建筑整齐划一。人民穿着统一的服装,那里也没有赌博和色情场所。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积极向上,乌托邦的官员采用间接选举,以秘密投票的方式产生。唯一奇怪的是乌托邦还有奴隶。实际就是被判罚终身劳动的人。《乌托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巨大轰动。一時洛阳纸贵,伦敦大英图书馆收藏了莫尔《乌托邦》的第一版。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原版。从此之后,乌托邦主义者便层出不穷。17世纪,第二代乌托邦主义代表人物康帕内拉发表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二部作品《太阳城》进一步完善了莫尔的乌托邦模型。太阳城不仅没有私有制,而且没有家庭,那里的人民不仅共有财产,而且共有家庭(共妻)18世纪,第三个乌托邦主义代表人物马布利,又强调在法律基础上,禁绝一切私有财产。人人苦修,无欲无求。到了19世纪,第四代乌托邦主义开始遍地开花,比如法国的圣西门,他参加了法国大革命,他认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是大势所趋。但资本主义制度依然有弊端。必将被一种新的制度取代。为此提出了“实业制度”。也就是由各行各业的实业精英组建议会掌握国家权力。实行计划经济。还比如法国的傅立叶,也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创造性提出运用科学技术建设乌托邦。从而提出了“科学的乌托邦制度”。最绝的是英国的欧文,他亲身实践,1824年他来到美国,创建了乌托邦社区一一和谐公社。和谐公社一切公有、按需分配。结果没几个月就惨败而归。不甘心的欧文回到英国后,开始组织工人运动;1934年欧文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总工会。工会与英国资本家谈判取得胜利后,便不愿意继续斗争,但欧文坚持自己的乌托邦理想,最终被排挤出场。其实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欧洲人便无時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建造一个完美的世界。不管是哲学大师还是宗教先知,欧洲人都对乌托邦有着一种执念,但无论是第几代乌托邦主义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由他们垄断幸福生活的解释权。只有按他们设计的方式去做,人类才可以获得永恒的幸福。他们从不考虑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因为人类不可能设计出完美无瑕的制度。他们从不考虑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因为人类不可能做到什么都按需分配。他们从不考虑人类的自由意志,因为他们眼里的天堂对别人而言可能只是地狱。所有的乌托邦主义者都认为绝对的真理只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只有一种。只要消灭了私有制,就可以抵达永恒的新世界。但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所有那些只给你一种选择,只承认唯一真理的社会只会是一个愚昧的黑暗社会。就像哈耶克所说:那些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最终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因为人类只能在自由之中才能得到平等,而乌托邦主义却是在奴役之下空口许诺平等。但乌托邦的冲动永远存在于人性之中,人类渴望建立乌托邦的短视和狂妄不会消失。人们总是愿意相信那些承诺包办一切的美丽谎言,甚至为此愿意牺牲个人的自由和权利。1849年就在欧文心恢意冷15年之后,一个德国犹太人来到伦敦大英图书馆,翻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书。@捉刀漫谈V乌托邦:一个德国犹太,来到了伦敦大英图书馆2024-8-14一20:30相关搜索:乌托邦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