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Evernote忠实用户,用户习惯一直没有培养出来,不过并不妨碍Evernote本身的优点。一直觉得Evernote不是一个笔记产品,虽然其名字就是笔记。但是如果你真把她当成一个笔记产品,那远远没有物尽其用,有许多同类型的笔记产品可以替代甚至更加便捷。Evernote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知识产品或者"大脑工具",它处理的是知识,目标是使你的大脑更有逻辑。
知乎用户@Austin Huang有关知识的观点比较清晰:一、它们必须同属于一个系统中,才能被人理解和使用;二、同时知识应被有结构地组织,而不是乱糟糟地堆在一起;三、要使知识发挥效力的关键是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能把它快速地提取出来,而不仅是存储在某个地方。
对于微信重度用户的我来说,可能我每天能发3到4条票圈,但时间一长,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很久之前的内容被淹没了,但我又不喜欢微信自带的收藏功能,于是我就会在每天信息前加上标签,比如#书卡# #影卡# #一国两制#,这样我就只需要在搜索栏输入标签就可以较为方便的迅速找到相关的内容了。Evernote的标签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模块,标签是知识系统的骨架,用户通过标签把零散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地组织,并且标签是归一化的笔记格式的最基本属性之一。同时标签本身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用户贴标签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信息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经由个人知识系统的理解后,为其赋予标签,就是把一定的知识沉淀其中。
另外我觉得最牛逼的一个功能是Evernote的图片文字识别,我一般如果想把图片上的文字识别出来会单独使用“扫描全能王”,然后再在word里处理,让我没想到的是Evernote自带,这一下就让整个搜索领域扩大化。如果一个知识系统无法被准确和完整地检索,那么就和一叠发黄的旧报纸没有区别。另外Evernote的高级搜索功能也是非常值得开发,从种类繁多的搜索筛选条件进行深入解读,你就会发现Evernote对人们如何整理知识、调用知识所理解的深度。Evernote在国内无法大众化和很多人没有建立系统知识建构的观念有很大关系,人们大多习惯了碎片化阅读,但对于新闻传播从业者,要和大量的信息打交道,有意识的构架自己的信息库和知识体系很有必要。
Evernote适应所有的平台Windows、Mac OS、iOs、Android,多平台同步无缝衔接,这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在Mac端复制粘贴一段话,直接在手机上打开就可以看到了,而在此之前我是需要登录微信客户端然后把内容发送到手机上的。
Evernote不啻为国际公司,即使中国本土化也掩盖不了其国际视野,外延推广做得好,比如Chrome插件、App,和reeder这样的阅读软件结合。为什么付费买Reeder?对我来说主要是因为可以收藏到Evernote、instapaper、pocket这些。
最后说说我为什么没有过分依赖Evernote,主要平时信息接收渠道非常杂乱,没有办法全部收藏到Evernote,同时墙内许多链接经常过时失效(你懂得),这种情况下我习惯直接做成长图。另外就是Evernote的操作界面还是稍显复杂,保留一些必备操作按钮后依然显得冗余,所以我日常的随笔就直接记在苹果自带的备忘录了,Evernote适合处理长期需要的内容,对即时性内容显得不那么友好。另外接触markdown半年多了,印象笔记一直没有接入,现在这样也挺好用的,但我觉得可能这方面也会损失一部分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