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教育资源不丰富,学习也是马马虎虎,大部分同学跟我一样。但是,任何环境下总有“别人家的孩子”嘛,这个好学生往往就是班长。我们班班长不仅学习好,而且长得漂亮,公认的美女,那个时候还不流行称“班花”,但是对美的喜欢更古不变,漂亮又学习好的好学生人人皆爱嘛。于是,她就成了我们班的核心人物。
有一次我们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选择题,班花班长脱口而出说选B,老师当时说“认为应该选B的举手”,班长都举手了,那还不是一呼百应。可我觉得选C,但是我学习成绩不好,我想肯定是我错了,我也就举起手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全班都错了呗。
我们念小学时候的体育课,还是半运动半玩的状态。我们体育老师是外地来的,说话带口音,她有点地包天,我就特别喜欢看她说话的样子,觉得有趣。上午第四节课是体育课,体育课结束我们就能跑回家吃饭了。我们体育老师和几个女生围成了一堆,给她们讲故事,男生就撒开跑去玩了。可那天我身体不舒服,难受的很,就自己蹲在一棵树下。我发小见我难受,就提议让我跟老师说要提前回家,我想算了吧,也快放学了。我发小担心我,就拉着我去找老师说,我当时难受的没听清老师说什么,就记得她不乐意我提前放学。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班长也提前告假回家了,她是在说我早看我不顺眼了,自己蹲在那装病,看班长提前放学就动歪心思了。
我记得《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里有一句台词我至今记忆犹新“上学上的是什么啊?上的是集体生活、同学关系,是开眼界、长知识。”我很认同,只要在集体生活中,就会有无形的规则。走向工作岗位后,一件件一桩桩事情让我也成为了冷漠的旁观者,对于好坏对错再也不执着。小学生活我早已忘记,为什么这件事我记得却无比清晰?我突然释怀了,小社会里就是这样的啊,学习好长相漂亮招人喜欢的她,只要她想,就是“生病需要回家休息”的呀。相反的我,只能是“装病”的。更何况利益争夺如此激烈的大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