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自己不改变找的所有借口,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你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源/ 《自我发展心理学》
此时已经是23点了,我需要在0点前完成今天的文章。我不得不完成吗?也不是,并没有真实的1万人在催我,不写也不会有什么惩罚,是我选择要去完成。
今天回到了陈海贤老师《自我发展心理学》的第一课【关于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其中有一点我很惊讶。(哎?我好像很经常惊讶啊,惊讶说明了对旧有认知有刷新,这是件好事,哈哈哈。。。)
关于对“没有选择”的新认识,通常我们表现得很无奈,郁闷得说:我也没有选择啊。背后是有两个原因的:
1.误以为只有选择足够理想,才算是有选择。
老师解释啊,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的确永远是有选择的。
有一个朋友有一天问我某某人要过喜事我要不要去随份子啊,我奇怪这个事为什么会来问我的意见,最懂你们之间关系的是你自己才对啊。其实这个朋友来找我的这个举动已经说明了她内心的倾向了,这个时候她已经做了选择了,而来找我是为了给她的选择加一个认同。
再然后她又说到XX就是一直被骚扰去送各种份子钱,我说那是她的事情和你无关,她愿意用所谓的“吃亏”来维系这份关系,这是她的选择,而不是受了谁的胁迫。表面看似无奈,实则不然,她有得选。
2.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我没得选啊"这句话莫名有种耳熟的感觉,好比是电视剧里有人做了坏事被发现,他会说:是你逼我的,我没得选。
这个特明显把对方放在了加害者的位置,而自己太弱小了,是个受害者。这样受害者就有理由"为所欲为”或者 “不为”两种极端,因为“错不在我”,在“你、你们"。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了,不必责怪自己懦弱无能了。
我们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勇敢承担起选择可能会带来的痛苦和责任,让自己站起来,别蹲在墙角瑟瑟发抖了,因为那样没有用。
到了文末突然鸡汤起来了,哈哈哈。。。对啦,最后附上今天新买的花~粉嫩的很像假的(●'◡'●)
就酱,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