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大人
在盛唐三大诗人里,有人说李白是天上的仙,眼里闪烁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光华;
王维是世外的佛,一心修炼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与淡然;
而杜甫是人间的士,毕生追求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与抱负。
李白一生都寻仙访道,云游四海八山,神龙见首不见尾;王维下半生一心向佛,舍弃了功名,忘掉了尘世。
只有杜甫最接地气,既能享受黎民百姓的平凡日子,也可心怀匡扶天下的鲲鹏之志。
他感念苍生万物,一生潦倒困顿,受尽人间冷暖,最终臻于化境,成就了古典诗词里的圣人尊荣。
01
说起这位“诗圣”杜甫,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都是那个从小穷困潦倒,长大后饱经沧桑的苦逼模样。
其实,真实的他你未必知道,今天麦叔要还原一位大唐高富帅诗人杜甫给你。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代人非常看重出身,如果你来自名门望族,人家都会多看你几眼。
杜甫就是这样的人,祖籍来自显赫“京兆杜氏”,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武帝时期的御史大夫杜周,西晋灭掉东吴的著名政治家杜预,以及唐初的名相杜如晦等等。
到了祖父这辈,也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大诗人——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
话说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也确实是个人才,全唐诗里有一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足以在诗词江湖占有一席之地。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一般有才能的人都有个臭毛病,就是恃才傲物,这个老杜把吹牛逼的功夫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曾口出狂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翻译过来就是,论文章,屈原、宋玉只配给我打下手;论书法,王羲之也得向我俯首称臣。
在朋友面前也是口无遮拦,有一次对着旁人大喊:“苏味道必死。”
众人莫名其妙,后来杜审言才解释说,他(苏味道)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
这位苏味道不是别人,正是300年后北宋第一才子苏轼的爷爷的爷爷……
狂妄到这个地步,去千年后的我们也惊诧不已。从来有“祸从口出”,所以后来老杜得罪了不少人,被下放到江西吉安去了。
有了这样一个傲娇的爷爷,后来的杜甫也是有样学样:“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
我爷爷的诗前无古人,写诗是我们杜家的事,跟你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不知道诗仙李白听到这句话,会作何感想?
02
啰嗦了一节来介绍杜甫的家世,主要就是想证明他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豪门公子。
在唐玄宗元年,也就是712年,河南巩县杜家大院长房媳妇产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老爹杜闲为他取名杜甫。母亲崔氏,来自赫赫有名的豪门巨族,不过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
生长在这样一个优渥的家庭里,杜甫的童年过得非常滋润充实。
一方面他继承了爷爷的文学基因,七岁就写了一首《咏凤凰》,堪比骆宾王那首《咏鹅诗》,老爹看到后笑得合不拢嘴,杜家后继有人啦!
另一方面杜甫是方圆十里的小顽童,到了十四五岁还整天干些上房揭瓦、爬树摘果的事情。
晚年他曾写了一首《百忧集行》来回忆年少时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
到了19岁这年,小杜同学给老爹说,如今儿已长大成人,我想在成家立业之前,到外面去闯荡一下,看看大唐的万里河山,开明的父亲爽快地答应了。
他先从山东临沂开始,南下漫游吴越之地,途径南京、苏州和杭州等古城,饱览了江南的秀美风光,历时数年。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一晃五年过去了。杜甫中途搁置了出游计划,回乡参加科举考试,结局也是意料之中的,一不小心落榜了。
天天游山玩水,结果可不是这样吗?
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只是个意外,继续自己的齐鲁燕赵之游。
登上了五岳之首的泰山,杜甫的心情格外舒畅,看着远处云气蒸腾,心中自是豪情万丈,于是有了这首气势磅礴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年轻的杜甫坚信,自己的未来就在不远处,到那时就可以实现辅佐明君、服务百姓的夙愿。
这既是杜甫的想法,也是当时每个读书人的梦想,把治士做官当成了毕生的追求,但他万万没想到,这是一条凶险的不归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