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7儿童七个基本行为规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刘可钦校长《大家三小一一一所学校的变革与超越》

书中讲到的适用于学校、家庭或任何公共场所的儿童要养成的七个基本行为规范:

手和脚保持在自己身体上。(尊重个人空间,未经允许不触碰他人以及他人的物品。);

逐级上下台阶;

不同场合说话音量不一样;

减少制造垃投,不乱扔垃圾;

遵从指令活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室内、楼内自然行走,不奔跑,靠右行走,先出后进,礼让有序;

使用合适的语言和语气与人交流,请求帮助时说“请”,获得帮助时说“谢谢”,认为可能冒犯或者已冒犯他人空间时说“对不起”。

孩子在课堂上的公共场合说话沟通形态,与社会化的公共场合说话沟通普遍性要求不对接,表现在:

一是孩子不是心平气和说而是在"喊"在"叫"

二是揣摩教师心理说教师想要答案;

三是不敢说真心话

四是喜欢辩论而不是对话

五是不会积极倾听

六是课上课下有两种话语系统等。

在学校、班级这个封闭小圈子里,孩子唯上说话,不会与家长好好说话、沟通,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孩子掌握一生通用的沟通交流规则,学会与人正常说话、沟通,非常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