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悖论》这本书的主要作者菲利普津巴多,就是曾主持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心理学家,另一作者约翰博伊德是津巴多的助教,和他亦师亦友。俩人合作共同研究关于时间观的科学并出版此书。
按照作者的研究,界定出六种时间观。
1. 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
2. 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
3. 关注当下的宿命主义时间观;
4. 关注当下的享乐主义时间观;
5. 关注未来的时间观;
6. 超未来的时间观
按图索骥,我应该属于偏重关注未来的时间观,我也比较认可这一点。拥有这类时间观的人通常会更自律,会设定中长期的目标,会为了达成目标而延迟满足;当然也可能因此花更少的时间在家人朋友身上导致关系疏于维护。
回到我自身的情况,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有板有眼,生活自律,信守承诺,要求很高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吧?)。10几年前,就被同事取笑,过的是80岁老奶奶的作息生活,早睡早起,基本不会超过晚上十点半上床。每个人情况不同,有的人晚睡晚起,只要形成习惯而且不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工作生活,都是没有问题的。
对我而言,习惯一旦养成并坚持下来,想改变也是很难的。现在正常工作日的早上七点半,我已经洗漱完毕,理过家务,完成Keep,吃过早饭,站在门口目送俩个女儿高兴地一蹦一跳去上学了。所以早上的时间对我最有效率,通常都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困难的重要的工作。
尤其最近这三年,越来越感觉到时间的飞速流逝,总是有不够用的焦虑。运动、阅读、学习与陪伴占据了我绝大部分时间,而我也从中感受到令我欣喜的进步和成长。体重不过百,身体线条明显,精力更加充沛,有意识地深度思考,努力打开固有的思维定式,尝试书面输出即写作。我仍没有清晰的目标,未来五年会是怎样的变化,想要一个什么结果。现在所做的一切权当打基础做准备吧,我享受这个状态,也从中体味到美妙,这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