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5篇阅读心得。本周所读书目《钝感力》。
“钝感力”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与“敏感”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本书作者渡边淳一说:“钝感虽然有时候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是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为什么拥有钝感力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充满智慧?想要拥有这种大智慧又需要我们怎么做呢?
不可否认,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抱怨他人或听他人抱怨并愤愤不平,感到周边发生的人或事总是莫名其妙的针对自己,感觉压力如排山倒海之势来袭,感觉困难重重让人措手不及想要逃避。我们有过的这些感受,恰好说明我们的钝感还不够好、还很在乎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还比较敏感、抗挫折能力较弱。如果是一个钝感强的人在面对他人抱怨、面对他人针锋相对、面对压力、面对挫折时是可以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来行事的;一个钝感强的人,甚至可以做到满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只做自己。所以才说钝感力就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一种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
书中说:“有一个和尚,被一名未成年女子诬陷毁其清誉并生得一子。在众人的声讨和责骂下,这个和尚并没有做过多解释,而是选择坦然接受这莫名而来的一盆污水,并养大了这个孩子。事隔18年后,这名女子良心不安,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与和尚毫无瓜葛。当众人找和尚道歉并要回孩子时,这个和尚亦是坦然处之,把孩子还给妇人。”
书中这个例子重在说明和尚的钝感强大,能够做到钝感力的五项铁律: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2.认定目标,即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恩之心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反观自身,倘若是我受此奇耻大辱一定会郁郁寡欢并愤愤而终。且不必是这般常人无法接受的奇耻大辱,哪怕是一丝丝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的事情落在我身上,我都会奋起反抗,恨不能闹得满城皆知群起而攻。哪怕像我这般闹得满城皆知也只是徒增自己烦恼罢了,我纵有百口依旧难辩,反而会把自己陷入焦点中心,被坐实流言蜚语而成为事实,会受先发影响力的影响陷自己于不利之地。而毁谤之人反到能够潇潇洒洒、满面春风。纵然是我满腔愤懑、无法释怀也没法解决任何问题。因此,再遇到问题时学习和尚的做法清者自清,不徒增烦恼才是大智慧。
像我这样把自己逼入风口浪尖的人比比皆是。倘若,我们钝感丰富一些,少敏感多疑,少拿痛苦不断伤害自己,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变得不再有那么多烦恼,我们的身心也能更放松,变得更健康。
正如书中所说“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只有拥有这种钝感力的人,才能在团体生活中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