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奶奶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成人,不如站在奶奶的角度说,奶奶在我们的簇拥之下把苦难的生活过成了一种滋味,享受的滋味。姑姑老是跟我们重复着奶奶常说的一句话,“看着你们笑,我饿着肚子也是开心的。”是的,在我们印象中,奶奶就从没为自己想过一回。除了,在谈及我们外出求学务工后家里冷清清时的那种难受以及挂念的但是表面又刻意掩盖的神情。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集体所有制年代,她作为勤劳朴实的农村劳动妇女中的一员,用双手以及汗水养大了父辈的一代,而农村先天性的物质落后以及思想局限导致父辈们并没有所谓的“出人头地”。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大伯以及我父亲都常年外出务工,三叔因为性格原因不愿出门,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奶奶带领我们堂兄弟六个人生活,奶奶主内,兼带农作,爷爷负责主体农业生产,三叔一半自给自足,一半跟我们搭伙。九十年代的物质生活依旧贫乏,以至于我们六兄弟抢着吃饭,而最后只有奶奶望着光溜溜的盘子笑呵呵的,而且是空着肚子。下地干活时,我们都是如强盗般蜂拥而上挖红薯(白米饭刚刚够,还比较奢侈)。奶奶总是在后面看着我们,彼时的我们怎知她眼中的怜爱。
然而我们终究是一群要离开家里的小鸟,我们都要飞向另外的一片天空。我们外出求学务工,渐渐长大,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哪里都吸引着从农村出去的少年。而每次在背着包朝奶奶打声招呼满脸笑容地走出家门时,奶奶脸上无不洋溢着对我们未来的祝福与无尽的关爱以及强烈的不舍,而我们却只留下潇洒的背影与奶奶孤独的身影以及她眼中若有若无的泪水。这些在朱自清先生《背影》里面的经典场景放在现实当中我们身临其境的时候,却也只能在若干年后才能切实体味。
外面的一切新鲜事物都牵扯着我们的注意力与精力,我们无暇打电话去慰问家中的奶奶,因为她只会叫我们吃饱穿暖,连叫我们回去看望她的话都不曾说出口。而每次久别回家,破门而入喊一声“奶奶”,她又是有多喜出望外,扔下手中的柴把,对我们嘘寒问暖,“饿不饿啊,我去下面条给你吃”,一脸幸福,而手脚却早已凌乱不堪。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大家每天都在嘻笑玩耍,围着火炉谈天说地,尽管奶奶有时候听不懂,但还是会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笑得真实而宝贵,仿佛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财富。添花生,递桔子,倒开水,忙的不得了,却感觉一年的快乐都积攒在了这会儿。而灯光下,谁都没有注意,她比去年又憔悴了许多,岁月让我们长大,却让她多了许多银发。
而每年大年初八,大家都要像候鸟般离开的时候,确实奶奶难受的开始。奶奶说:“你们都一个个出去了,家里就空唠唠的,一点生气都没有,整个人就感觉掉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似的,酸的很,涩的很,几个月都缓不过来。这一块儿地方总感觉要让我掉眼泪,老不习惯!”是的,从过年的热热闹闹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的,老人又从来只把我们装在心中,那段时间她又是怎么挺过来的。就算热恋的情侣分手也要哭一阵子啊,何况,奶奶这些年年年如此,而对我们的比爱分毫不减。
是的,就像心脏在的这块地方被掏空了一样,或者像窒息一般隐隐作痛还憋的慌,忍不住地想落泪。而我们又是何等残忍,奶奶不说,我们就当做不知道,而且心安理得。唯一自我安慰的是离家前跟奶奶好好打了招呼,回家时亲切地喊了声“奶奶”!
直到今年暑假还没到,她在众人的想象之外匆匆地走了,大家措手不及。在一片痛哭与哀嚎都无助于事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奶奶真的走了!
今年暑假,与往年格外的不同。只因为少了奶奶忙碌的身影以及怜爱的笑容。回到家中,一切空空荡荡,我知道,这是奶奶想要我们知道这种孤寂的感觉,作为生前从未说出口的要求的一种弥补。而我们溃不成军,每个人都会偷偷去奶奶活动过的地方流连一番,直到哭的稀里哗啦。
而这终究改变不了奶奶已然离去的事实,以致我们现在也都无法平静地面对。谁曾知,不仅奶奶那些年爱我们如此深沉,原来我们也早已不可自拔。奶奶因为我们而在困难的日子里看到了快乐,也因为我们在条件稍好的日子里难过过。而我们却只从奶奶那里撅取了快乐,如今才负债累累,而且永远无法偿还。
老人,一个关于中国社会的永恒话题,承载了多少社会的风风雨雨,她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关于人性温暖的亘古光辉。我们无法追悔,只能刻骨铭心。愿天下所有空巢老人尽享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