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民在《相遇语文好课》中说:最好的课堂,到底长啥样?凭借着对于课堂的敏感,他发现了“最好的课”本来的模样:
第一,一定是自主性的课。 第二,一定是探究性的课。 第三,一定是程序性的课。 第四,一定是建构性的课。 第五,一定是生活性的课。
佐藤学说:“一年内未向同僚公开自己的课堂,并坦然接受评论的教师不配做教师,无论他的教学实践有多出色。”公开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甚至公开课的数量与他的专业水准存在着某种正比例的关系。
关于怎么备一节公开课?他说,有“五步”:第一步,读文本;第二步,解文本;第三步,确立目标;第四步,设计“问题链”;第五步,看看优秀的课例,反观自己的设计。
这些年,他一直倡导文本要“裸读”,设计要“裸备”,这样才有可能创新,但“裸读”与“裸备”的基础是老师的文学修为。
公开课的备课是文本解读不断深入的过程;是教学方法不断浅出的过程;是广泛悦纳,最后形成自己原创性意见的过程;是课堂流程由繁变简不断留白的过程;是细节变得更加润泽的过程;是由眼中无学生到眼中有学生的过程;是大有问题到问题逐个解决而最终让学生产生问题的过程。四个字——删繁就简!
在最后,他说语文好课的诞生是一个孵化、出壳与成长的过程,大家总喜欢在教育教学的技艺层面上提高自己,本无可厚非。但仅仅停留于技艺的境域容易成为一名“能工巧匠”。教育是启迪心灵的学问,需要哲学的引领,思想的陶冶,生命的安顿,精神的皈依。这是好课与一般性公开课的分水岭,也是“教师”与“匠师”的本质之别。
而反观自己,刚工作的前几年几乎没怎么上过公开课,上的话也是很被动,纯粹为了完成任务。对备课方面也没有过多的关注,没有先裸读、裸备,没有深入思考,大多时候在网上百度一些好的课件和教学设计,修改一下就当成自己的了。眼中没有关注学生,没有精心系统的问题设计,只是完成任务,现在想来,真为自己的无知和肤浅汗颜。
这本书后面王益民老师的公开课课堂实录,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少好课都令人拍案叫绝。关于《差不多先生传》的构思上课历程,关于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的玩中学,关于《学写“豆腐干”文章》中的短文写作训练,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最近还在看熊芳芳、肖培东的公开课课堂实录,真心佩服。那种循循善诱、浑然天成,那种课堂上激发兴趣、开拓思维的方法值得好好学习。用心上公开课,或者说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的确也是一种艺术,需要用心揣摩,静下心来设计,这些也是作为教师一辈子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