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家的古书上称“口水”为“玉液琼浆”,都是自己生命里头本有的。这个东西如何来呢?须得心思清静时生出,凉凉的,若是心思杂乱,欲念繁多就口干舌燥。有的人长期情志杂乱,作息颠倒,睡醒之后口中发干、发苦,正是平时津液损耗严重,阳不能潜伏于阴,睡眠质量一般也是不好的。如何静,前面讲的庄子“心斋法”就很好,不一定说要打坐,或者躺着。
为什么咽口水有好处呢?口水多胃病就没有了,现在医学都晓得,治疗胃病最好的是自己的口液咽下去。我们小时候,手破了流血,乡下人舌头一舔就行了。现代知识分子看到会笑的,尤其是外国留学回来的,说中国人老土啊!现在看来一点都不土。乡下人在田里割草流血了,把那个烂泥巴抓来一敷一擦,嘿!就好了。后来才晓得烂泥巴里有盘尼西林,又杀菌又消炎。
我们身心清净,身体健康,有口水自然而来,甜而带有清香的味道。口水不是像吃糖、吃饭那么咽,舌头要提起来一点,口水就一直这样下来,口水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健康,至少可以帮助消化,胃功能增强了。所以人老了嘴巴会干,甚至会发苦,就是因为这个功能衰弱了。壬癸水就是精水,老年人壬癸水没有了,嘴巴张着看东西,实际上他嘴里发干没有口水,早上起来发苦。
所以修道注重津液、口水。不管年轻年老,真正修道的人口水不苦,是甜的。但是有一种口水太甜了,那是病!赶快找医生化验吧!津液之甜,有清香,乃至清凉,就是《百字铭》里头说的,“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
参考《我说参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