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去过一次江南,江南是我梦中之地,青柳河畔烟雨缭绕,莲花绿水水潺潺。江南留给我的不仅是一种美景,而且更是一种美与幻的结合。

    为什么要去江南?因为江南绿水青石板,杨柳河畔烟和雨,江南百景,总有一景,朦胧烟雨之中牵动着那一颗沉浮于闹市之中的心,江南如此多娇,青莲红楼梦寐声。
    江南在地理上指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区域,但江南在我们的心中,显然不仅是对地理区域的划分,江南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立足于华夏大地之上,朦胧诗意,如诗如画,江南之景,仿佛只在梦中有。

    《泊秦淮》中写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诗描写了月色暗淡水波微漾,水雾缭缭之际,秦淮河畔商女不知亡国恨,依旧吟唱《后庭花》之景,我曾到过南京,南京在古时称“金陵”,金陵一梦半浮生,秦淮尽去芳华多,如今的秦淮河畔,夫子庙与贡院向今人诉说江南繁华与古今以来的书香盈盛。如今的秦淮河畔,现代气息与古代风格相互融合,坐在游船之上欣赏乐曲,不由得让人想起千年之前,江南之畔的文人墨客会有怎样的心情与感悟,船前灯光映月,流水淙淙波光粼粼,在如画的秦淮河畔,商女亡国之恨也许已经融入了一缕缕青烟以及一条条流水之中,江南,朦胧梦幻,曾经的江南贡院,历经风雨也见证了历代江南学子的追梦之路,如今的夫子庙,也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来的繁华。
       

    如今的西湖,坐落于现代化大都市杭州城中,断桥边上,“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也许是最能诠释杭州的美景的诗句,缭缭两句诗,不用任何美景的辍词,仅用一“作”字,足以体现杭州之美,行至断桥边,跨越千年时空,许仙白娘子的缠绵,同时二人也为这座桥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西湖十景”断桥残雪为一绝,其余景物同样也能体现“江南”二字之妙。“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如此西湖怎能不美?

    青石板,烟雨荷,湖中月,断桥雪,江南充满着美与幻,白居易曾写过三首与江南相关的诗。江南好、江南忆、江花芙蓉与桂子,江水湖亭与吴宫,简短几景,怎能不忆江南?从古时兵家必争的江南到如今发达富庶的江浙,江南的定义从未被改变过,忆江南,江南还是回忆中的样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美,烟柳画桥,青年时的柳永,曾在江南度过一段放浪的生活,《东南形胜》“东南行盛,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树如烟,人家参差,波涛如霜雪,翠绿无暇,柳永将江南美景跃然于纸上,留给后人美的境界。一代浪子柳永,在江南,留下了放浪形骸,且不失美感的一面。

      江南如此,乌篷船承载着当今与过去,曼妙的身姿与无尽的风韵,江南就是如此之美,“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青石板承载江南的路途,烟柳画桥写尽江南的风华,江南,终此是如此的奇幻与飘渺,为什么要去江南?江南美,江南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