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四大街屹立着一座不太一样的纪念碑,纪念碑呈三角形,远望着像座小山,近看是一页纸的一角。它尤其吸引小孩子的目光,总有不少小朋友围绕着它,对它充满着好奇。这座雕塑作品的名字是“翻开历史新的一页——五四运动纪念碑”。纪念碑前方的标牌上写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新的一页就这样翻开,火一样炙热,春笋出土般强烈,五四,一面光辉的旗帜,对于二十世纪的人们,代表的不仅是青春的热切,更有一种改天撼地的力量。”标牌旁边是一簇如火如春笋的雕塑,有着朝气蓬勃的精气神儿。什么是“改天撼地”的力量?我想那股力量正是中国人拼搏向上的力量,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
2022年4月16日的北京天清气朗,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乘组成功返回地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站在五四运动纪念碑前感受“如火如春笋”的五四精神。我追思那时候的“新青年”们,追思的脚步就从这里开始。穿过一条小小的人行横道,我来到了北京大学红楼大门前。参观北大红楼是我学习五四精神的一个新起点。
一、关心国家命运从学习历史开始
从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开始,五四精神就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青年是那时候真正关心国家命运的青年。当一个人真正开始把一件事放在心上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我们真正关心我们的祖国,那么我们一定会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
一个好的展览能让历史活起来。我所参观的展览是《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在纪念馆中我有幸见到了我很敬仰的“新青年”们,我看到他们意气风发的样子,看到他们的书信和手迹……这里不是简单的文物陈列,国画、油画、浮雕、微缩景观、全息投影等等内容让我应接不暇。生动的场景再现令人身临其境。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里指出:“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即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在参观中读到的这段话让我认识到《新青年》杂志和五四运动对共产党建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用兴趣引领历史学习
第一个兴趣是白话文:
我在“文学革命”展厅里流连了很久。因为我对白话文的历史很感兴趣。说到白话文当然要去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
白话文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新文学不是轻轻松松建立起来的。文学革命里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一切都立足于先锋的、进步的思想。
陈独秀曾在《文学革命论》里提出: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在我看来新文学是贴近生活的文学,是属于人民的文学,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每个时代都需要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学”。现在的“新文学”就是当代的文学: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学习之中有自己的创造,写在当代,面向着未来。
我自问有没有写好白话文,以现在来看并没有。要是说以后,我想我的目标是写好白话文。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目标,但实际上并不容易。我还想继续了解中国白话文的历史和中国文学的历史。白话文的历史正是一部中国文学的进步史,其中蕴含着昂扬向上的力量。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那时候有识之士们持之以恒的共同奋斗,才有了中国的文学革命,才有了新文化的思想启蒙。他们对待新文学和白话文是那样的认真。他们不仅仅拥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超凡脱俗的洞察力,这些是他们孕育进步思想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团结一心。他们之间的纽带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实现中国文学的进步。有仁人志士的团结奋斗才有了凝聚着新思想的《新青年》杂志,而且它成为了传播新文化的主要阵地。
学习历史让我知道那些时代先锋们是怎样做的,我才意识到自己每一天都享用着他们的奋斗成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们奋发图强,才有我此时此刻正在享受的历史成果。我才不用去写晦涩的“旧文学”。我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样的文字。
中国的文学在一代代先驱的勇敢尝试下一步步艰难前行。今天新文学的未来紧握在当代青年人的手中。我们不可以只“乘凉”而不去“栽树”。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前进。
第二个兴趣是欣赏艺术作品:
纪念馆里展出许多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中《毛泽东第一次来京在北大红楼图书馆工作》、《五四运动》、《兼容并包》、《启蒙者》这几幅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在北大红楼公众号里找到了一篇专门讲解《兼容并包》这幅油画的文章。从文章中我了解到“兼容并包”的含义,它来自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教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要想读懂一幅画真要花不少功夫,这幅油画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就没法深入欣赏这幅画。纪念馆里的艺术作品激发了我的兴趣,我想了解更多有关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
第三个兴趣是晒太阳:
恰巧赶上了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北大红楼第三十六号教室里的阳光真令我难忘。下午的时候太阳正好转到第三十六号教室的窗前,阳光静静流淌在橙红色的地板上,整个教室沉浸在一种舒适的暖色调里。据说这间教室是红楼里面积最大的教室,李大钊曾经在这间教室里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站在古朴的房子里,晒着三十六号教室的阳光,我望见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蓝天和绿树交相辉映,眼前俨然是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景色。我的身旁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课桌椅,此时此刻的教室仿佛静默无声。我转过身去看到地板上的影子。这个瞬间,我看到自己停留在这里的身影。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可是这个瞬间停留在我的心里,便不再是转瞬即逝的刹那。
下次再来参观我打算选个早晨,看看那时候的太阳正照在哪个展厅的窗前。
三、用新青年精神鼓舞自己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是李大钊对青年的寄语。“自主而非奴隶的、进步而非保守的、进取而非退隐的、世界而非锁国的、实利而非虚文的、科学而非想象的”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向青年表达了这样的期望。我感受到这一字一句里都是向上的力量。
《新青年》不仅仅是革命杂志,“新青年”是永葆青春的中国青年。即使时间流逝,他们依然年青。人的确会衰老,但是精神不朽,精神可以通过传承得以赓续。在参观的过程中心情多半是沉重的,一会儿心潮澎湃,一会儿陷入悲痛。但是走出纪念馆,站在阳光下的车站上,我的心感到温暖。我告诉自己要记住这样的感觉,一种幸福的感觉。
来源:咸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