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日,1组编号4号,“日究竟”【第10天】
洞见:第10(作者:雷雷)
笨,其实是法门
今日,在下南山古村落的悠然居看顾一鸣先生的作品展《驮山》,建华策展,张未博士作学术主持。
聆听了顾先生的学艺创作历程,心里充满敬意。他念国美附中,国美五年雕塑学习,功底扎实,结果特别热爱绘画,又只身到欧洲学习油画,他是用特别着力的方式对待艺术和创作,就像他所画的这个意象“骡驹”,驮着他自己眼中的艺术之山。
建华在为他的个展写的前言中说到:“顾一鸣制造的绘境里,有一种特别的关照,他并非求得画艺的精现,反而着意寻得一份拙味,甚至是不完整。”
张未博士这样说到:“……他本身的这个行为是很笨的,他不是我们看到的艺术圈非常多的取巧的艺术家,什么流行我该改什么,或者是我的造型摆得差不多,就可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的,他其实就笨得让我觉得就是这个骡。说实话,当一个人对一个技艺不断地钻研、挖深下去的话,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但是,同时,他带着艺术家的精神,把艺术这样挖下去,这样的人在艺术界是比较罕见的,就是笨到这个地步,他还没有放弃,他还在驮着这个艺术往前走。我非常感慨,真的非常感慨……你不是骏马,不是说我要驰骋万里,或者是汗血宝马,我要建功立业的人,而是你愿意把自己放在平凡的朴实的带着很重很重的泥土味的位置,然后把它深深地扎下去。你的根可能是扎在泥土里,但你的技艺可能是开出的最好看的那朵花……历史会证明哪些作品是可以穿越时代的,为什么会穿越时代,因为艺术家不单单在画画,而是在反观自己的内心,反求诸己,不断地在找他自己、他的感受,他的经验,他和什么样的符号相似,他的人生和什么样的精神最契合,他才会画什么东西更生活,不然的话,就是一个非常虚假的过程。这是他非常打动我的地方。”
洞见:笨,不是笨。有些笨,是受限于身体;有些笨,受限于思维;有些笨,不受限于任何事物,它是一种智慧。一鸣老师就是愿意“笨”,用他自己笨笨地方式在自己艺术的山路上修行。在我的教室,我时常会被这样的孩子打动,他们总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每件事,静静地思考,暗暗地发力,等到他上场的时候,他就会淡定地使出漂亮的一击。
慢慢来反而比较快,笨笨地做反而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