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北边有个你惹不起的老头
鸿姓:据《郑樵通志》记载,鸿氏,大鸿氏之后也。大鸿即黄帝,亦谓帝鸿氏,《左传》中卫有鸿魋,齐有直阁将军鸿选。
1.
可能是鸿老头年轻时候,落于仌高冈山的祖坟在夜里悄没声儿地冒了几缕青烟儿,让鸿老头这辈子得了个好儿子。而鸿老头的老婆,则是在坐月子时感染风寒,久治难愈,最后不幸地离开了人世。举办葬礼时鸿老头装模作样的也落了几滴儿眼泪,便草草的葬在了祖坟所之地,但之后每年的忌日、清明、农历七月十五等也不见有个人去上柱香,久而久之,也就荒草丛生。
2.
转眼几十年过去,儿子也是非常的争气了得,成了当地为数不多的有钱人之一,而鸿老头也因此变得越发的精神矍铄。每天身着一件红底印烫金五福的唐装,牵着他儿子送他的那条金毛在小区里、街上瞎溜达,逢人就说自己儿子又认识了什么什么大人物,又赚了多少多少的钱。邻居们也全都陪着笑脸回应着鸿老头。此时的鸿老头便是每天最高兴的时候。
因为鸿老头的儿子总是外出谈生意、谈广告、谈客户,每天就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当地的领导干部就干脆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问候鸿老头,“您缺不缺什么东西啊?”“有事的话您老就打招呼!”“您老一定要注意身体!”等。鸿老头也在此时倍感高兴。
日子对于鸿老头来说,就是两眼一睁,保姆伺候着起床穿衣吃饭,然后带上它那条比人吃的还好的大金毛,去重复昨天的日子,享受邻里街坊今天带给得心理满足,然后晚上两眼一闭再细细回味一遍。
3.
某天,鸿老头依旧牵着那条被他养的毛色油亮油亮的大金毛,到街上瞎溜达,可是溜达溜达着就远远的就看见街头有个小三轮车停那,地上摆着点西瓜。鸿老头寻思着去看看买个西瓜,就和踩着四方步大摇大摆的朝着小三轮车走去。
“你这西瓜多少钱一斤那?”鸿老头看都不看小摊儿老板一眼。
老板笑着回应:“大爷,这七毛一斤,又甜又解渴,您看您来一个半个的。”
鸿老头质问:“怎么我觉着你这瓜,都是青瓜馕子。”
老板陪笑道:“大爷,不瞎说的,您看我这都有切开的,咱都是老实人,做个小本儿买卖,可不敢骗人那。”
鸿老头没说话,但那金毛伸着鼻子就要去闻地上放着的切好的西瓜,快伸舌头舔的时候,小摊儿老板不好意思地哄了一下,但是那金毛又想去伸舌头舔。小摊老板说:“大爷,您弄下您的狗,这瓜让他舔了就卖不了,这……”
鸿老头说:“怎么就不能舔了,我儿子比你这一车破西瓜都金贵。”
老板无可奈何地说:“您这,它再金贵您也不能让它舔我的瓜啊,舔了我可咋卖给人家啊。再说,您也没给钱买啊。”
鸿老头没搭理小摊儿老板,对着金毛说:“舔吧,儿子。想咋舔就咋舔,我看他能拿你咋办。”
4.
小摊儿老板的脸色气地有点挂不住了,扶了扶头上的破草帽,另一只手把一条显得透明又发黑的手巾往脖子上一搭,弯下腰就打算把地上的瓜倒腾起来,再装回三轮车里,换个地儿卖。鸿老头切了一声,又说了句你算了个啥东西,一个臭卖瓜的,我儿子舔你的瓜那是你的福气。
小摊儿老板听完这句话,脸色儿彻底和那手巾色儿一样,黑也不黑白也不白。也是,一个成天在老爷儿底下卖西瓜的,能白到哪去,连个新草帽一条新手巾都舍不得买,是有多扣门。
小摊儿老板停下来,又用那条手巾抹了抹脑门回冲道:“我说,看您这穿的这么讲究,一看就比我这个摆摊的有文化,咋说的这几句话这么难听。一个破畜生,舔我的瓜就成了我的福气了?”
5.
鸿老头在儿子发迹后,哪这么被别人呛过,连县里的领导都对他客气有加,更何况是一个市井小民。这火气就犹如憋了数十上百年的火山一样,小摊儿老板仿佛陷入这可怕的灾难之中,在劫难逃。
鸿老头气急败坏地大声说:“你个臭卖瓜的,我今天给你脸了,老子今天非砸完你这车瓜,再砸烂你这破车。”而鸿老头的那条狗也朝着小摊儿老板汪汪汪地叫唤个不停。
……
事情真的就是朝着无巧不成书的方向发展,小摊老板头上顶着的青天大老爷也没向着他。因为县里的领导刚好又来看望鸿老头,刚好就看到了这一幕。于是领导就叫司机停车并下去看看。
司机下车,走到鸿老头跟前说:“老爷子,咋回事啊。怎么和这卖瓜的骂上了。”
鸿老头把事情和领导的司机说了一遍,又无中生有加重了一部分。司机听了,眼里笑呵呵的劝着鸿老头,心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鸿老头又说:“这随便摆摊卖乱七八糟的,是不是得治?”司机说:“是是是。”
于是一个电话,一层一层的就传了下去。没过一会儿,来了皮卡,下来五六个带着大檐帽的官差。鸿老头被司机拉拽着上车后,临走还摇下车窗喊了句:“砸烂了都给我。”
6.
小摊儿老板能说什么?哑巴吃黄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西瓜和那辆车被官差们粗鲁地没收带走,而地上散落着一部分被摔烂西瓜和一杆被弄折秤,有苦向谁说?老板瘫在地上看着秤,有苦向谁说?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从属巧合。)
2018年4月19日星期四
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