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短暂的一生里,或早或晚,会陷入对人生的意义之沉思。通常基于对痛苦、怀疑、绝望、迷茫等感受的触发。享乐主义者会认为人生是需要及时行乐,虚无主义者认为人生本是没有意义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人生是需要不断进取不断挑战突破的。用佛学话语来说,有生便有死,有因便有果。与其在说,我们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不如说我们思考的是“生命的本质”“世界的本质”这类问题,“人生的意义”等于“死亡的意义”,我们为什么会有死亡,甚至是否有方法对抗死亡,这些问题总会时不时令人陷入深度思考,也有人选择屏蔽麻木,有人会一直不想,直到身上器官逐渐衰竭才想。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抗争。这样的抗争下,有多彩的世界,别样的人生,有对科技的畅想,有对遥远外太空的向往,有对物质或情怀的沉迷,有对审美与艺术的执着,有对当下的务实与清醒……….
《人生的意义》是英国作家特里·伊格尔顿所写,属于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国内版本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教授邓晓芒翻译。按章节摘录如下:
序言
1、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悲剧最彻底、最坚定地直面人生的意义问题,大胆思考那些最恐怖的答案。最好的悲剧是对人类存在之本质的英勇反思,其源流可追溯至古希腊文化……最有力的悲剧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句,刻意撕掉所有观念形态上的安慰。如果悲剧千方百计告诉我们,人类不能照老样子生活下去,它是在激励我们去搜寻解决人类生存之苦的真正方案……
2、后现代主义坚称,只要我们还有深度、本质和根基,我们就仍然活在对上帝的敬畏之中。我们还没有真正把上帝杀死并埋葬。我们只是给他新换了一套大写的名字,如自然、人类、理性、历史、权力、欲望,诸如此类。
3、书中提到了一种解释学的循环:对整体的理解有赖于每个个体的创造性,但个人创造又是基于对整体的理解。
4、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人生的意义的两个着眼点,一个是死亡哲学,一个是实践哲学。作者的两个着眼点实际上应该是同一个不可分割的着眼点,即由沉思准备好的实践或者对实践的沉思。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正文
一、提问与回答
这部分从“人生的意义“这样一个词语组合,从语言、类比思维、对照等方式去解构这个词组的含义,以及呈现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1、如果我们努力通过讨论世界万物从哪里产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找到的那些原因就包含在这个世界当中;这就变成循环论证了。只有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原因——一个超验的原因,正如设想中的上帝——才能避免以这种方式被拖回论证本身。
2、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里,将这个问题看成是语法形式上的一个问题。就像将“我有点疼痛”和“我有顶帽子”等同起来一样。尼采同样认为,诸如上帝、醋栗等独特客体的理念本身正是语言的具体化效应…….也许存在着一种人类语法,在这种语法中,不可能发生具体化效应。也许这将是未来的语言,就这种语言的是“超人”,而超人已经完全超越了名词和单个的实体,自然也就超越了上帝之类的形而上学的幻象。
记:这个超人语言的表述在《降临》这部电影中有呈现。就语言来说,它更像一个结果的呈现,而不是进化过程的原始驱动力,然而在进化过程中,语言又会在启发思维的过程起到一定作用。可将语言看成具有结构二重性特征,即结构中有中介作用,同时又是一种结果。
3、人类也许是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死亡阴影下的动物………部分地因为人类拥有语言,他们具有把自身的存在对象化的能力,而一只乌龟想必是没有的。……(人类)兼具创造与毁灭的潜能。抽象能力帮助我们形成人类共同体的意识,它也帮助我们制造化学武器摧毁人类共同体。
4、意义和阐释暗示了信息和机制的隐藏性,即表象与深度的叠加;但是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表象/深度”这整套思维带有陈旧的形而上学意味……我们并未摧毁整套过时的形而上学和神学体系,只是用旧瓶装了新酒。
二、意义的问题
以逻辑推理、引用哲学家和神学家的话等方式去看待意义及有意义与无意义的问题。
1、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也许这个意义是我们自己主动赋予的,就好比我们在一页纸上画一组黑色记号,表示某种意思;或者,这个意义与我们自己的活动无关,而是类似于作为结构或功能的意义。.不过,我们再把思路往前推,这两种“意义”不无关联。实际上,你可以想象两者是鸡生蛋、蛋生鸡一般的关系。
记: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民间家常,捉弄小孩子的小把戏,是一种最广为流传的通俗意义上的人生怀疑。可将其看成一个循环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
2、如果人的存在真的无法理解,你就不能对它进行任何道德评价,比如你不能断定它没有意义。这有点像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无法翻译某个外语单词而说这个词没有意义。
记:认知是存在局限性的。不能因为不理解而否定,也不能因为不理解而示之以消极态度。一方面,我们的思维里,习惯提问题,目的性思维很强,总希望有求必应的姿态,这是一个盲区。另一方面,我们提的问题,是否是在合适边界的问题,也许本身问法就超出了合适的范围。
3、宇宙可能没经过有意设计,它几乎肯定也不是想表达些什么,但也不是全然杂乱无章……认为这个世界要么是由上帝给定意义,要么完全混乱而荒谬,这是一种错误的二元对立思维。
记:与我们谈及命运的观点一样,有的人相信自由意志,有的人信宿命论,这何尝不是薛定谔的猫呢,打开盒子时,才看到它的状态,不打开时,活着与不活着两种状态都存在。
4、(叔本华的悲观哲学,谈到意志)我们的存在只是无助地充当意志的工具,为其盲目而无意义的自我再生产服务。…….叔本华眼中的一切意识都是虚假意识。
5、我们怀有信念这个事实比我们相信的具体内容更加重要。这种形式主义接着就进入到存在主义,对后者而言,介入的状态本身,而不是介入的实际内容,才是本真性存在的关键。……人生的意义就变成了你的生活方式问题,而非实际内容问题。
6、只有无我的审美沉思,以及一种佛教式的自我克制,才能治愈我们因匮乏而产生的散光病,重新看清这世界的本来面目。
三、意义的没落
讲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与特征。
1、人生也许没有一个固有的目标,但这不能说明人生是徒劳的。虚无主义者不过是幻灭的形而上学家。
2、戈多的缺席好像把生命投入了极端的不确定性之中,但那也意味着,并不能确定他不会来临…….在一个万事无绝对的世界里,甚至绝望也不是绝对的……谁又会说这块怪异的、残缺的、无毛的血肉之躯不是在变革的边缘蹒跚而行呢?
记:正是不确定性暗含着希望与绝望两面,而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感,通常让人会感受到绝望消极的一面。这段话论证了不确定性不止有消极,也有战胜恐惧感后的积极一面。
3、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意义总是越挖越多。逻辑上不可能有一个终极意义,一个终结所有阐释的意义,因为它本身也需要阐释。
记:再一次的循环论证。
4、意义乃是对世界的解释,因而由我们决定……人生可能具有某种我们所有人都一无所知的“内在“意义——它不同于我们在个体的人生中所建构的意义。
记:第一句话是认识论,从客体看主体;第二句话,表达本体论——主体不可知性。
5、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不是人类发明的,并且人们的意义要想有效,他们就必须尊重这个世界的本质和特征。要承认这一点,必须培育某种谦逊的品格。
6、“内在主义“和”建构主义“之争早在伊丽莎白时代以前就发生了。……问题是,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这个世界就不可能有内在的或本质的意义,因为这些意义必然会限制上帝的自由行动……现实必须极度不确定,这样才能被造物主随心所欲地按他的设想来塑造成任何形状。
7、任何有意义的人生计划若要可靠,必须将亲属关系、社会关系、性特征、死亡、玩乐、哀愁、欢笑、疾病、劳动、交际等现实因素考虑在内。
四、人生是你创造的吗?
以幸福作为着力点,呈现人生方向的一些现状。
1、(亚里士多德提到的福祉观,暗含一种美德下的幸福人生观)除了幸福,人生的意义还有其他选项:权力、爱、荣誉、真理、快乐、自由、理性、自主、国家、民族……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是因为身边最亲密的人,例如伴侣和孩子,才变得有意义的。
2、这正是马太在他的福音中所创立的突降法,他在福音书中呈现了人之子在末日审判之际由天使簇拥着充满荣光地返回的场景。尽管有这个现成的宇宙意象,救赎最终呈现出来的面貌却异常平庸——为饥民提供食物、为口渴的人提供饮用水、欢迎陌生的外来者、慰问囚犯。这没有任何“宗教“魅力或气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宇宙的关键原来不是什么令人震惊的启示,而是许多正直的人都能做到的事。
3、按照古典神学的理论,上帝虽然超越俗世,但会在俗世中以深刻的真理形式存在。正如维特根斯坦曾说的:如果真的存在永恒的生命,它必然就在此地此时。作为永恒之化身的,正是此时此刻,而非这样的时刻的无穷接续。
后记:这本书很适合时常陷入虚无状态的人士阅读,对于那些习惯去追问和深度思考的隐藏原理意义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交心的作者。他不会告诉你唯一性确定性答案,因为唯一性确定性乃是我们的一种渴求和执念。他会教你一些思考角度,以后再面对宏大叙事而进入空洞和盲区时,不致陷入无端的消极之中,也避免二元和目的性确定性思维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