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就去医院找医生,这是我们再明白不过的一个常识。网上也多有抨击那些擅自在药房买药自己治疗的行为的推文。
记忆中,因为左耳的问题,我是经常跑民间诊所、跑大医院的娃,各种方法都试过,直到10岁左右做了手术之后才有好转。但是手术之后,我的右腿老是不舒服,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不适。在当地的医院,查不出任何的病症,也就一直由着它,直到现在,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毛病。
我一直感激,自己遇到的医生都挺不错的,只是后来那些曾经的好医生都退休了,碰到的几乎都是那些“你给他诠释了所有的病症,他打开电脑在系统里挑药”或者是“先抽个血验、先拍个片”的医生,当然还是会有很多认真给病人把脉、看诊的良心医者。
如今,一般的感冒或者其他小症状的不舒服,我一般是自己搞定,包括我的先生、我的女儿,甚至有些时候家人朋友出现不舒服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来征询我的意见要怎么做。我没有专业医学知识支撑自己,但是往往都会谨慎而为之,毕竟生命很宝贵,明白疼痛难受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有时候,我的症状很严重,如果我拖着不去医院,我的先生还是会说我,甚至用“讳疾忌医”这个词来对我进行一番教导——我实在是冤枉呀——其实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只是需要一段时间康复罢了。
上一段时间,我先生去打球,不小心弄伤了右手的尾指。第一时间我们跑去了当地的中医院看急诊,急诊医生开了单拍片,结果显示没事,就上了药包扎着。但是疼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先生觉得不妥,各种猜想是不是手指脱臼了,他终于忍不住自己找了个跌打诊所,师傅告诉给他摸了几下告诉他疼是因为里面的关节囊肿还未消退,需要坚持擦药酒,痊愈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
这是我先生第二次对中医院的失望——之前他的膝盖的老毛病中医院的医生也是第一时间叫拍片,结果还是显示没事,开单敷药,就没有后续的医嘱;但是人家往跌打师傅那里,“望——问——摸”之后就能说出个所以然。
其实,关于在医院看病的事情,我先生遭遇的失望还是颇多的。
据他讲述,高2的时候,由于心跳过速,晚上人民医院急诊,拍了个心电图,紧急处理,并无详细结果;通知白天复查,白天复查被告知,先拍心电图。他取出前一天晚上的心电图告知医生已经拍了,医生瞄了一眼边说:“这种很差的心电图只有中医院才有的,我们人民医院的好很多,再拍一次啦。”
无可否认的,现在是科技的时代,随着技术的越发发展,我们依赖这些高端仪器的频次会逐渐增加,可是过分的依赖只会造成倒退;更可笑的是,医院之间的所谓绩效较量违背了作为医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