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间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处于哪个年龄层、哪个人生阶段、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很畏惧时间的流逝。我们都在担心时间溜得太快,却忘了好好享受所拥有的此刻。
花了一周多的时间看完了这本《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站在客观科学的角度,运用许多事例和理论向我们说明了许多人早就知道的道理:时间很公平,没有对于谁快谁慢的可能,我们不可能抓住时间而只能在时间进行时努力达到我们所期望的。
曾经也读过不少关于时间的文章和书籍,如小时候的《与时间赛跑》、《你一年的8400小时》,一直印象深刻的便是要珍惜时间,时间过得很快。而这一本书似乎是关于时间管理而又不等同于时间管理。
感谢作者,用丰富的实例和科学依据一次次击碎我为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因为完美永不存在,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明白了这一点,我终于开始接纳过去不完美的自己,并努力让明天的自己超过今天的我,明白时间总会带给人一些什么,或好或坏,好的让我们受益,坏的让我们成长。
为什么有拖延症?并不是因为总以为有时间,有最后期限。而是因为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恐惧。担心可能会做错或做的不好,难以面对外界的评价。而我明知自己有拖延症,却还要为自己能在最后截止日期前能完整完成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爆发力强、灵感总要在最后一刻才能被激发。这也就是很多人都只能将一件事做到六分的原因吧。我们总自称懒癌患者,拖延症晚期,其实也就是说说就过,内心并没觉得这样不好,以为一切都还来得及。或许要真正到被时间抛弃,有些事情在短期内无法补救才会真正去正视这一个问题吧。
刚翻开这本书,内心就开始冒出一个词,似乎脑海里就开始出现一个耄耋老人用他毕生的经验向我们谆谆教导要如何管理好时间的画面。幸好,一路看下来,并非如此。作者在对待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通过大量的实例验证一些我们或许知道却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同时在最后也有可践行的方法指导。如何做到有效率的“一心二用”、如何从坚持一件小事开始慢慢完成自己的大计划等等。
每个人在遇见一本好书时就如遇见一个正当年纪的人,会有相见恨晚之感,恨不得将对方的思想与自己融为一体。刚开始我以为自己应该很难坚持看下去,或者中途就会将之束之高阁,可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我居然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甚至还想再重新阅读一次。我想如果是在十几二十岁时我可能会因为一个作者而去看一本书,可能会以为一个书名甚至因为豆瓣评分而去挑选一本书,而这种带着目的去看的书其实也只是为了完成内心的某种愿望。在大学时期我恶补国内外名著,有时甚至达到了一天一本的程度,而现在留在脑海里的似乎连书名都很模糊了。有的书真的要在经过了一些事,沉淀了一些时间之后才会看中其中的沧桑,才会有正确的思考方式去与作者产生共鸣。
我们总因时间的流逝而恐慌,为曾经浪费过的时间而懊恼,也为当下做的选择是否正确而迷茫。可时间依旧不急不缓的一路经过,不曾理会临死之人的苦苦哀求,也无视每个已过十八的青年的生日愿望,更不曾回眸看过那些在监狱忏悔罪恶的失足之人......
谁也无法霸占,谁也无法挽留,甚至无法看清它的踪迹,可是我们又都渴望着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那么就像作者说的与时间做朋友吧。当我们学会了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那么便不会再对当下的每一刻心怀恐慌,便不会耿耿于怀那些错失的美好时光,继而一直深陷在后悔过去的恶性循环里。
与时间相悦,凡是值得的事情都值得我们慢慢去做,即使要很久很久,属于我们的时间终会呈现给我们。愿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你我都能找到这样一位不离不弃永远相随却又耿直的诤友。属于你的时间又在哪呢?此刻,现在,瞬间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