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新买的玩具掉了一个小零件,大哭不已;
·因为想去按电梯按钮,被别人抢先一步,又哭又闹;
· 因为自己的彩泥人,被妈妈碰掉了一只小手,痛哭流涕;
· 这些大人眼中的龟毛小事,却能让小孩的情绪小宇宙瞬间爆发,哄都哄不住。
比如,我们快速踩下急刹车,遇到危险第一时间躲避,这些不需要经过上层大脑的思考,恐惧就会让我们迅速行动。孩子因为玩具摔坏大发脾气,因为做了噩梦就大哭,都是因为沉浸在恐惧和愤怒的情绪里,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父母要与孩子多交流,这样就能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和社交,要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把别人想成“我”,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了,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亲子沟通的关键是“倾听”,许多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原因在于父母的主观武断。往往孩子刚说了个开头,父母就急急下结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让孩子觉得是自讨没趣,以后自然就不愿再说。
倾听,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倾听,更是亲子沟通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希望孩子听话之前,父母须以一颗慈爱的父母之心,耐心地先去倾听孩子......
1:理解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告诉他们,“你感觉很生气。”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如何用词语表达出来,他们会觉得你能体会他们真实的想法,关心他们真实的想法。有时,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
2:允许孩子以更多元的方式发泄
父母应当意识到发泄是沟通的基础,对于表达能力还很弱的孩子而言,学会自控还是后话。一个孩子被逼弹琴两个小时后,在纸上画了头发像电击一样竖起的妈妈,旁边写着:妈妈是个坏妈妈!妈妈看了,不应针锋相对地斥责她,而是等孩子的激烈情绪平复后,再找她谈:为什么恨妈妈?你要讲出一个让妈妈服气的理由来!
孩子此刻已经平静,脸上浮起羞愧的笑。这位妈妈后来说:如果当时我也发火,把孩子的“反抗情绪”硬压下去,就不会有后面的谈话和沟通了。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堵塞、压制,还是疏导,决定了沟通是否能继续下去。
3:固定亲子沟通时间
要建立起“常态”的沟通习惯,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同时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4:平等姿态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的沟通姿态,就是平等。
中国家教的传统,让很多家长养成了这样的观念——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他就应该听我的,我有权利教训他。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家长对孩子虽然也亲,也疼,用尽各种努力望子成龙,但是很多摆着居高临下的教导姿态,处处树立家长的权威,在亲子关系中居于强势主导地位。没有给孩子相对平等的姿态。
就相处的本质来说,家长应该参与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主导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成长的最终结果是离开父母和家庭,去社会上建立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5:鼓励和赞美孩子
鼓励式教育老是强调赞美会让孩子更自信,但是一味的夸赞孩子行动的结果,只会让孩子飘飘然,赢得肤浅的自信。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孩子想做事的动机和展现出来的特点,这样才能强化其对自身的认知,进而不断积极主动行动将其转化成能力。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要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克服成长道路中的困难。
口才星致力于让中国孩子领悟口才的艺术,通过“教、学、练、测、评”的专业学习闭环,结合播音、主持、演讲、辩论、采访、报道、故事、儿歌、相声、小品、快板、双簧、即兴表演、思维导图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让专业兴趣化。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快乐。